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剧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剧发展论坛昨天在沪举行。论坛由上海之春组委会指导,由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之春组委会办公室主办,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融合应对挑战”,来自中、英、法、日、韩等国,约150位活跃在海内外音乐剧领域的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参与了当天的盛会。本届论坛结合当前文化创新的大背景,从题材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角度关注国内音乐剧的升级路径与未来发展。
樊冲主题演讲
法国资深音乐剧制作人尼古拉斯.特拉、日本CN Playguide副社长於保義教、英国戴维.伊恩制作公司总经理麦克斯.芬堡、韩国音乐剧协会理事长刘嬉声以及中国音乐剧创作人樊冲从各自国家音乐剧市场的融合发展现状、音乐剧创作中的集成创新模式等角度入手,深入剖析当代音乐剧发展的多样性可能。
尼古拉斯.特拉的经典之作《巴黎圣母院》风靡全球,创下了在20个国家享有1200万的观众的记录。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制作中国版的《巴黎圣母院》,并将法国独特的音乐剧带入全球市场。在论坛现场,他介绍,“我们法国的音乐剧和百老汇的音乐剧是不一样的。百老汇音乐剧所采取的策略是开放式的,他们的盈利能力可以持续很多年,还有很多商业上的发展。而在法国,我们上演的次数有限,在巴黎以外的地方,我们市场深度还不够。”
中国的音乐剧创作人樊冲则在论坛现场感慨,“我做音乐剧大概有15年时间,从我最开始在22岁的时候,开始做第一部原创音乐剧,到今天有15年的时间,我们从最早的蹒跚学步,经过了非常勇猛的15年的打拼,终于达到了今天的蹒跚学步。所以我们从制作和我们市场的发展来看,是非常非常快的,但是我们创作上的发展却非常非常慢。我们知道了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接下来我们就是学,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心去学习这些东西,把它融入我们的文化,把它做成我们自己样式的音乐剧。”
当天下午,《制作与巡演》《资本助推产业转型》两场圆桌论坛则邀请了台湾广艺基金会、七幕人生、华人文化控股、聚橙网、联美地产、零点有数等数位来自行业内外的资深人士,从新视角探讨在互联网行业的降维打击下,原创音乐剧全产业链发展的未来着眼点与着力点。
自2011年改建开业以来,这已是上海文化广场连续第六次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举办音乐剧发展论坛。音乐剧作为西方舶来品,在国内尚未建立起稳固的观众群体。论坛期望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的接触、交流与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从而提升国内音乐剧的整体水平,并以开放的心态探寻音乐剧这一现场演出形态的发展新路径,直面内容消费升级时代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