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演出资讯 >

国家大剧院: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

  国家大剧院: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6: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开票

  演出时间: 2016.07.01 - 2016.07.06

  演出剧场:歌剧院

  演出时长:待定

  日期/场次:

  2016.07.02 周六 19:00

  2016.07.03 周日 19:00

  2016.07.04 周一 19:00

  2016.07.05 周二 19:00

  2016.07.06 周三 19:00

  演出介绍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长征。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红军战士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大剧院力邀印青、邹静之、田沁鑫等国内一流艺术家组成主创团队,重磅推出中国原创歌剧《长征》。歌剧《长征》酝酿创作共历时四年。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忠实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理想与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信念,并以此缅怀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著名编剧邹静之充分尊重史实,通过对曾团长、彭政委、平伢子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再现了长征精神,并以当代的视角歌颂了这一需要铭记的历史。著名作曲家印青充分发挥其旋律创作之所长,通过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交融将中西音乐结合,以一首首精彩的唱段刻画出一个个长征战士的鲜明性格。在音乐手段方面,作曲家通过使用西藏弦子、贵州民歌等民间音乐表现红军长征的进程,通过交响合唱、咏叹调等西洋音乐形式表现红军长征的史诗性。

  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近30余个,合唱队规模上百人,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全剧一气呵成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体现革命先烈为梦想不怕牺牲与艰险的正能量精神。

  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大剧院,通过歌剧的艺术魅力重温这一段苦难与辉煌。

  主创

  作  曲:印青

  编  剧:邹静之

  指  挥:吕嘉

  导  演:田沁鑫、杨笑阳

  舞美设计:马岩松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胡耀辉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造型设计:陈敏正

  音效设计:王丹戎

  合唱指挥:孟幻

  主演

  彭政委:阎维文、迟立明

  曾团长:王海涛、刘嵩虎

  平伢子:王宏伟、梁羽丰

  洪大夫:王喆、张心

  万 霞:龚爽、王一凤

  军团长:关致京

  李文化:张龙刘

  平权:刘乃奇

  剧情介绍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准备撤离苏维埃共和国的都城瑞金,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和彭政委接到转移的命令时,不忍把伤病员留给敌人。而此时,来说服伤员的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说自己受命也将留下来照顾伤员,面临生死离别的夫妻代表离开瑞金和留下来的同志,唱出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军号声中,红军战士唱着《红军终将得胜利,我们一定要回来》,怀着对梦想追求的决心离开瑞金。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血染湘江。

  战争过后,彭政委看着活下来的熟睡中的战士,唱起《寒夜中》,下决心拢住队伍,为理想绝不后退。战士们思索后重唱、合唱。  夜入遵义城的红军获得到了修整机会。部队与商户公平交易,战士们与宣传队搞起了写标语大竞赛。热闹的气氛后,深夜,遵义会议的公告传来,毛委员加入了领导中心,中国革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红军在面对生死存亡时,曾团长和彭政委带领战士一天一夜奔袭两百四十里,在大合唱《奔袭之歌》后战士们一鼓作气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胜利突围。  面对雪山、草地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在各民族同胞的支援下不屈不饶,为了理想勇于向前。战士平伢子为了战友们的安全,在试吃野菜时中毒,掉了队奄奄一息的平伢子不幸陷进了沼泽,以一曲《我舍不得离开你们》的咏叹调后表达自己对红军的留恋后牺牲。

  历经艰难险阻,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胜利会师。在热烈的会师大合唱后,彭政委却得知爱人洪大夫被捕后牺牲的消息。洪大夫最后的信,激历了战士们,全剧在大合唱《长征万岁》中结束。

  印青作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八、九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一级作曲、原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创作各类音乐作品1500多件,代表作有歌曲《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江山》《当兵的历史》《在灿烂阳光下》《不要问为什么》《边关军魂》《世纪春雨》《桃花谣》《芦花》《望月》《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把一切献给党》《战士与母亲》《在和平年代》《旗帜颂》《走向复兴》《共筑中国梦》等,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合作)、《运河谣》,舞剧音乐《妈祖》及《新四军》《最后的骑兵》《海天之恋》《一言为定》《村官普发兴》《百团大战》等影视音乐作品也广受好评。有300余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各次文艺评选、比赛中获奖,其中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奖项。多次在国家、军队各重大文艺活动中担任艺术总监和音乐总监。

  因工作成绩显著,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原解放军总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先进个人、全军英模大会代表、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

  邹静之编剧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2年出生,祖籍江西南昌,北京长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著作二十余种(代表作:《邹静之诗选》《九栋》《邹静之戏剧集》等);电影十余部(代表作《一代宗师》《归来》《千里走单骑》等);电视剧五百余集(代表作《五月槐花香》《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话剧五部(代表作《我爱桃花》《操场》等);歌剧三部(《夜宴》《赵氏孤儿》等);京剧、儿童剧各一部。其作品曾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

  吕嘉指挥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爱之甘醇》《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费加罗的婚礼》《卡门》《奥赛罗》《安德烈·谢尼埃》《唐豪瑟》,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山村女教师》《运河谣》《方志敏》《冰山上的来客》,音乐会版歌剧《威廉·退尔》等中担任指挥。

  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及首席指挥,同时兼任澳门乐团音乐总监,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音乐总监及西班牙桑塔·克鲁兹·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吕嘉曾先后在欧美指挥歌剧及音乐会近两千场,合作过的世界知名歌剧院及交响乐团包括斯卡拉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等。

  歌剧在吕嘉的指挥生涯中占据着特殊位置,他曾指挥过五十余部歌剧。作为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裔指挥家,他在意大利音乐评论界被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1989年获安东尼奥·普兰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1998年他指挥的歌剧《茶花女》被马切拉塔歌剧节评为最佳诠释。2007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为他颁发“总统杯”;同年,他在罗西尼歌剧节中指挥歌剧《贼鹊》,《贼鹊》被评为当年的“最佳歌剧”。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