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院校动态 >

上海音乐学院优秀交响乐作品:民族意涵到哲理沉思

  5月9日晚“上海音乐学院优秀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上演的七部交响乐作品各有特点。大部分标题性的交响乐作品或取材中国传统文化,或运用中国体裁与曲调。在表现方式上有在交响乐创作加入人声,唱词直接表达作品内容;有加入二胡、琵琶等中国乐器,探索新音响效果;也有直接通过主题旋律描绘情景与画面。可以说整台音乐会作品均做到了以音乐为基础,凭借作曲家对音响效果的敏锐洞察,化民族性与哲理性于听觉之中。

  民族性作为中国交响作品的标签性特点,是作曲家在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一曲《海上序曲》就带有浓厚的民俗气息,有明显的叙事性抒情性的特点,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腻情感的表达。引子与主部主题的富于动感的节奏和主部轻快的旋律代表了上海人的匆匆步履,副部抒情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但是整体结构中规中矩,曲调风格轻快亲切,可谓为市民交响文化“代言”。

  如果说开场曲是运用传统技法,是中国交响乐可听性极强的代表,那么后面的则逐渐展现中国“学院风格”职业作曲家新锐独特的一面。

  《本草纲目》是题材新颖的一部作品,将对“甘、苦、辛、温、寒”五味的感受通过听觉效果展现。创意可取,但作曲家所说“药到病除、身心健康”的功效,笔者尚未体会到。《夕》用了蒙古“呼麦”与“长调”因素。乐曲开始由大提琴的持续低音引入,逐渐加强,小提琴加入,虽仍是长音叠置,但空间瞬间拉开,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如此反复三次后,在定音鼓和小提琴(多用空弦)塑造的不安气氛中引入二胡,后者通过揉弦造成的独特下滑音足以让浓郁地民族韵味立刻显现出来,小提琴极具穿透力又极弱的衬托。虽是为二胡和弦乐队而作,但其中点缀以竖琴、马林巴空灵的声音,仿佛在广袤的夕阳笼罩下偶尔闪现的清晰影像,引发听众对夕阳的无穷想象。

  整体上看,整台音乐会的作品在运用独特、深刻、富有逻辑的乐队音响以及在作品中鲜明地呈现出的交响性、哲理性来看,表现尚佳。从音响效果来看,现代技巧的运用即便听起来生疏,却也不显突兀。把西方技法与中国传统相结合,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中国式交响乐创作,熟练掌握西方作曲技法暂不提,如果想在中国土壤中扎根,则不能只有表象化的中国元素,或仅消费听众的中国情结,否则容易沦为“中国制造”的“山寨”感。更深地对中国式哲理和美学的体悟,并将其融入到对音响的艺术性想象中更为重要。

  当然,一切讨论的意义都离不开作品的上演状况和受众情况。交响乐的发展,如果想脱离“中国制造”向前跨进,听众是有责任和义务的。听众学会尊重作为思想者与创作者的交响乐作品,而不只是当成消遣或休闲,是拉近距离的重要一步。(东方早报/刘禹君)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