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下午,主楼515教室。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魏煌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红色音乐家——劫夫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教育思想”的精彩讲座。科研处处长高佳佳老师百忙中赶到现场主持了讲座。
魏煌教授现为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大连校区院长,国家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副主席,中国长笛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管乐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本科长笛主课教学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著有《音乐教育学》、《苏联音乐教育》、《新编长笛教程》等。
首先,魏煌教授以李劫夫一生所做的突出贡献及其深远的影响力为引言,开始了他的讲座。讲座主要从劫夫的生平、音乐创作及其教育思想及毛主席诗词歌曲三个部分展开叙述。
劫夫从小在中国戏曲的熏陶中成长,后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到延安参加了革命事业。解放后,他成为沈阳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也创作了建国来的第一部歌剧《星星之火》。劫夫有着极强的艺术天赋,他对于篆刻、美术、书法、音乐无一不晓,这也为他在音乐创作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历史的昨天,劫夫创作的上百首作品都曾风靡一时,被全国人民广为传唱。对此,魏煌教授归结了劫夫音乐创作的四个特点:1、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2、兼容并蓄,融贯中西;3、词曲交融,浑然一体;4、简洁质朴,情景交融。总的来讲,劫夫创作的歌曲贴近人民的生活,根据歌词的自身韵律进行创作,使音乐语言化,语言音乐化,从而达到词曲天然混成,旋律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
劫夫在文革时期应时代需要,创作了许多毛主席诗词歌曲及 “语录歌”,在当时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许多红卫兵登门拜访请劫夫为他们当场创作“语录歌”。这一类型的歌曲,劫夫几乎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挥而就谱写而成,魏煌老师还将劫夫一边哼唱一遍创作方式命名为“哼悠哼悠”创作法,以表示其写作速度之快以及对歌曲创作痴迷程度之深。
在讲座的最后,魏煌教授以“旋律大师、时代歌者、植根民族、融汇中西”四个词,对劫夫以及他的创作进行了总结。在短短2个小时中,魏煌教授以幽默生动的例子,为我院师生讲述了劫夫的一生以及其音乐创作特点,还以许多音、视频资料让我们更深入的体会到劫夫音乐的魅力。
讲座结束了,我们思考仍在继续。对于现在的音乐教育家们,应当为音乐的发展做出哪些努力;而对于当代作曲家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又受大众喜爱的作品,而不是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或沉迷于随波逐流的所谓现代、先锋的模仿中。总之,被冠以 “红色作曲家”这一特殊印记的劫夫,无论从其音乐创作还是教育思想上,都值得当代的作曲家、音乐学者和当代的青年学生们对其进一步关注,并以更宽广的视野进行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