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获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优秀组织奖
12月10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颁奖音乐会在上海大学伟长楼举行,会上颁发了本市教育系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上海音乐学院在获奖之列。
在纪念活动中,上音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精心策划组织,创作排演系列重大抗战及反法西斯战争主题音乐会和音乐剧,同时与江苏省盐城市政府共建“新四军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深入开展红色军旅文化研究。讲座、音乐会、主题活动多种形式并举,校内校外兼顾,教育传播并重,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音乐创作与艺术实践,真正实现“深化红色文化品牌、丰富上音学科建设内涵”的协同创新目标。系列纪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辐射面大,社会反响热烈。
抗战史与校史结合 推动相关理论研究
3月27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与江苏省盐城市政府共建的新四军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在盐城成立。将学院与盐城市多部门特藏资料文献多位一体联动发展的工作模式,对我院馆藏特色文献进行研究,产出成果以文献档案《新四军军歌》手稿札记、黄自《西风的话》与《九一八》手稿札记、出版物《新四军音乐文化图谱》(新四军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编)、《黄河之水天上来》音乐会。
5月27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警备区政治部等部门指导下,依托“新四军音乐文化中心”的学术优势,“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上海音乐学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
音乐会上,黄英、方琼、王凯蔚、赵勇等著名歌唱家领衔优秀学生,激情献唱一系列抗战歌曲,用音乐缅怀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革命英烈。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演唱的这些耳熟能详、曾经激励无数抗日军民的战歌多数与上音有关——第一首抗战歌曲《抗敌歌》出自我院奠基人之一黄自先生之手,《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由贺绿汀老院长作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由我院原党委书记孟波作曲,《红缨枪》由我院原党委书记向隅作曲,《延安颂》由我院校友郑律成作曲,《新四军军歌》由我院校友何士德作曲,《长城谣》由周小燕先生于1937年首唱。朱践耳、吕其明两位新四军老战士创作的《清晰的记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受到全场致敬。
6月30日,学校举行面向市民开放的蔡元培讲堂第四期“一个抗日老战士的音乐人生”,我国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杰出校友吕其明先生登台主讲。讲座开始前。吕老还向学校捐赠了一批其个人收藏的珍贵音乐资料。
当天上午,学校还举办了“忆往昔峥嵘岁月——听老上音人讲述上音革命斗争史”主题活动,回顾追忆老一辈上音人参加革命、参与学院建设、陪伴学院成长、见证学院发展壮大的经历,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撷取历史题材精华 打造原创音乐精品
上音与犹太音乐家有着非常深的渊源。1927年国立音乐院成立后,聘请了数位外籍音乐家和犹太人音乐家任教作曲、钢琴、声乐、弦乐,建院之初,国立音专每个系,都有犹太音乐家任教甚至领衔,为上海培养了一批优秀音乐人才,这批音乐人才日后成为了中国有影响的音乐家。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以尊重和缅怀历史的心情,创作了原创音乐剧《海上?音》,以避难于上海的犹太音乐家与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的渊源和中西方音乐艺术文化交流为故事缘起进行剧目创作,用以表达上音人对犹太音乐家的敬意和感谢,亦在提醒勿忘历史和勇于创新的决心!
该剧于9月1日晚在兰心大剧院拉开首轮演出,获得观众、媒体和业内的高度评价。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主创团队对剧本、音乐、多媒体、舞美等各方面进行进一步雕琢和完善,力求打造一部具备国际一流音乐剧制作水准,又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精品之作。11月25日至29日起再次登陆兰心大剧院,进行第二轮连续五场演出。
11月12日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而作的交响乐《和平颂》在贺绿汀音乐厅隆重世界首演。来自上音五位著名作曲家叶国辉、陆培、朱世瑞、尹明五、陈牧声,携手张亮执棒的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上海好小囡少儿合唱团以及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共同奏响了一曲祈祷人类和平永恒的交响曲。
纪念活动融入教学 推出舞台艺术精品
为配合纪念活动,学校也将纪念主题融入日常教学中,排演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并将这些成果面向广大市民群众,以此发挥更大的社会辐射效应。
6月3日晚,“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音乐学院交响合唱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成功举行。音乐会由张锐教授的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了由吕其明先生作曲的百听不厌的交响乐——《红旗颂》。王凯蔚、陈剑波、施恒、李秀英等老师与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100名同学,一起为现场观众演唱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用音乐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经历的苦难、挣扎与奋斗,以及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打败敌人最终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今年上半年起,声乐歌剧系还启动排演经典抗战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完全由学生表演的歌剧,从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了17名学生,编制为A、B两个剧组,担任剧中的主要人物;另外选拔30名优秀学生担任剧中的群众演员和合唱队员;特邀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王景彬教授担任该剧的导演。全剧组人员放弃暑假休息时间返校,投入到密集的排练工作中。该剧将于12月18、19日在上海星舞台与观众见面。
10月29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上音研究生部党总支组织研究生党、团员青年,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举办了“复兴之路——经典重现与创编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由“山河祭”、“民族魂”、“热血赋”和“中华颂”等四个篇章组成,包含了经典佳作与创编新作,意在通过重现昨日之经典作品,体味革命前辈反抗斗争的光辉历程。
通过排演这些剧目,使参与其中的师生铭记和传承中华民族在抗战过程中形成的爱国、团结、奋斗的精神,也用精彩的表演向社会各界汇报、传播和弘扬这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