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给予幼儿的正能量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中心幼儿园 赵利
陶笛作为我们民族传统的乐器,经过改良,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便捷,吹奏方便的乐器。学龄前的幼儿在接触陶笛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影响,给予了幼儿健康发展的正能量。人世间,生生息息,很多的美景都是因为融入了情,才会更加真切。很多的事情都是因为用心去做,才会更加精彩。
第一次听到陶笛的名字,脑子里只是流星般划过,没留下什么印象。当我真正坐在教室里,欣赏到了老师的演奏,真切的感觉到空气已经凝结,只有这天籁般的声音在和我的心灵进行着碰撞。当我真正和孩子们一起玩陶笛后,我发现孩子们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陶笛给予给孩子们的。
一、 传承民族文化的正能量
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看什么,听什么,模仿什么,好奇心强,好动,求知欲强烈。因此在幼儿期,给予幼儿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才能促进幼儿身心愉悦,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很多的电子产品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平时的业余生活多半是在和电子产品打交道。我园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办了4——5岁的陶笛兴趣小组。在开办前期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和宣传工作。幼儿对陶笛有了初步的了解,很多幼儿被陶笛形态各异的造型所吸引,老师在园里随时可以吹奏幼儿熟悉的儿歌。在欣赏了美丽精致的青花瓷陶笛后,孩子们在美工区里把废旧的瓶子涂上白色的颜料,用湛蓝色在上面描绘自己喜欢的图案,一个“青花瓷瓶”就制作完毕了,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看到的,转化成为了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陶笛的学习,他们对我们民族传统的事物有了更多的了解,融入了更多的情感。
二、 萌发科学素养的正能量
陶笛的制作工艺是很考究的,幼儿在和陶笛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欣赏陶笛的声音,和陶笛玩游戏,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正好和我园的科技特色相吻合,孩子们对陶笛怎样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幼儿刚接触陶笛的时候,会有手指捂不住孔的现象,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听别的小朋友的演奏,在不断的改进,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的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尝试用活动区里的黄泥制作陶笛,我就会帮助幼儿利用烤箱将黄泥烤制完成,虽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作乐器,但这个过程对幼儿科学素养和学习的兴趣都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提升综合能力的正能量
(一)吹陶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很多的幼儿在刚进入陶笛兴趣小组时很缺乏自信心,通过一段时间和陶笛做游戏,吹奏陶笛,和简单的哆来咪做游戏,简单的哆来咪组合在一起就能变成好听的小乐曲,孩子们觉得很神奇。每次活动时,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唱起谱子来,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模仿,一个幼儿唱曲子就会带动很多的幼儿跟着一吹起唱,越唱越自信。唱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想用陶笛来吹奏,想为大家来表演。有的小朋友平时在班里说话都很少,可是吹起陶笛来却是有模有样的,她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用陶笛在展现着自己。
(二)接触陶笛增强责任心
陶笛是一种很精贵的乐器,稍有不当就会破损。兴趣小组开办前期我们存在这样的顾虑,担心孩子在吹奏的过程中,拿不好或者是保护不当,会将陶笛损坏,或者是伤到自己。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观察孩子们日常的表现,不但没有出现这些现象,并且每位小朋友都很爱惜和爱护自己的小乐器,孩子们把陶笛当作是自己的“小宝贝”,在拿陶笛,收陶笛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小心,练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小手都会自觉的保护陶笛,弯腰的时候,他们都会用小手将陶笛捂在自己的胸前,生怕自己的小陶笛被弄坏。中途休息如册、喝水时,他们都会小心翼翼的把陶笛放在小口袋里,装进小盒子在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孩子们明白,自己的乐器自己一定是要保护好的。
(三)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
孩子们在学习和吹揍陶笛的过程中,很多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就形成了,如:收放玩具、物品轻拿轻放,物品、工具用完归回原处。每次孩子们在练习前都会主动的将陶笛的小盒子放在自己小椅子下面。在收放陶笛的时候孩子们会把自己的小陶笛整齐的码放在箱子里。通过平时对幼儿的观察,我发现陶笛兴趣小组的小朋友在活动中,很少有浮躁不安的现象,做事情比其他的小朋友更有秩序。
(四)美感、欣赏水平和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
我们在表演区里投放了陶笛,幼儿在自主进区后,会选择陶笛来吹奏,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曲目来为大家表演。这个学期园里一共举行了两次汇报演出,孩子们的表演都很出色,陶笛兴趣小组的小朋友们不仅能吹奏美妙动听的曲目,还能唱、能表演,每位小朋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陶笛的喜爱,对美的理解。
和陶笛亲密接触的半年多里,孩子们能用起陶笛吹出欢快、明朗的乐曲,让我很欣慰,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进步就这么大。我坚信只要他们坚持,一定能有更大的收获。
(回龙观镇中心幼儿园学生的陶笛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