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生卒年不详,说法不一。最多的说法为:1644--1737年。斯氏从21岁(1665年)直到92或93岁去世这一光辉的制琴生涯期间,总共制造了约1116把不同的弦乐器。他的工作效率极高,工作量极大,简直是献身于艺术。斯氏一个月至少可以完成两把小提琴或是一把大提琴,平均一年制造25把小提琴或是10把大提琴,有时甚至是更多。话说1715年,斯氏已经71岁,波兰国王在他那儿订做了12把小提琴,还让自己的宫廷乐指挥亲自到克里莫纳等待成品,结果斯氏三个月就完工,国王成功验收全部12把小提琴。
现在传世的大概一共有600--700把小提琴左右,而且价位都很高,而且还有很多小提琴是为了纪念他而制造的,也被冠以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名称。在现存的700把斯氏琴中,只有大约50把达到演奏会品质标准。其他的都有不同的瑕疵——有的有裂缝,有的换了新琴背或琴腹,有的被粗糙的手工者修补过。事实上全部这些斯氏琴都在某个程度上被修改过,然后提供给某一提琴家使用,他们可能为了增加了琴的的力量感而换上了更长的指板,更大的低音梁,或是加固了琴腹。有些改动是精巧的,但更多的改动是粗暴而猛烈的。就是这样,斯氏琴的价值因这些或那些因素而形成很大的价格幅度。
最广受欢迎的是一批在斯氏所谓的“黄金时期”,大约是1700年至1725年左右所造的琴。有几个特殊的年份是让收藏者特别兴奋的。譬如1716年被认为是斯氏最好的几把琴出产的年份。但也有人这么说,“实际上任何时期的斯氏琴,如果只有10把在市场上流通,那么最便宜的一把也不会低于500万美金。”
2005年9月19号,斯特拉底瓦里协会将有近300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红宝石”古董名琴正式授予陈曦使用。自此,陈曦成为有史以来获赠“红宝石”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授权使用由斯特拉底瓦里本人亲手制作的古董名琴的中国小提琴家。
关于当今的著名小提琴,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瓜奈利琴,另一派就是斯特拉底瓦里。斯特拉底瓦里和瓜奈利都是提琴制作大师阿玛蒂的徒弟,他们师徒三人创造了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制琴家族。而这些名琴在现代被小提琴家尊崇的程度是惊人的。帕尔曼、梅纽因、穆特用的都是斯氏琴,梅纽因还有一把瓜纳利琴;海菲兹和斯特恩、祖克曼虽然偏好于瓜奈利琴,但也都同时拥有斯特拉底瓦里琴。现存的瓜奈利琴只有三百余把,而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曾以超过350万美元的天价,成为拍卖史上价格最昂贵的单件乐器(
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由17世纪意大利制作大师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制作,斯特拉底瓦里较为温暖,委婉流利的音色有时似管乐器般清纯亮丽,有时又恍若天鹅绒般温馨柔媚。斯特拉底瓦里最适合不以外表的炫技、音色见长的内在型演奏,能够充分体现作品和演奏家高贵宏伟的风格以及深邃的意境,被演奏家推崇备至。2006年的5月,一把约有300年历史的意大利小提琴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超过350万美元的天价打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拍卖纪录,成为拍卖史上价格最昂贵的单件乐器。
2006年的5月,一把约有300年历史的意大利小提琴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超过350万美元的天价打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拍卖纪录,成为拍卖史上价格最昂贵的单件乐器。这把高价拍卖的小提琴叫做“哈默”,因为曾经被一位叫哈默的瑞典收藏家收藏而得名。许多人可能会问,一把小提琴居然能以几百万美元的价格拍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它为什么有如此高的价值?这把琴是谁做的?还有没有其它像这样价值连城的乐器呢?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故事》栏目将9月6日开始带领观众走进著名而又神秘的提琴制作家族,讲述那些著名的乐器以及他们背后的离奇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并跟随一位年轻的小提琴家踏上寻琴的道路。
斯特拉底瓦里琴和瓜纳里琴在现代被小提琴家尊崇的程度是惊人的。帕尔曼、梅纽因、慕特,这些世界著名的提琴家们用的都是斯氏琴,梅纽因还有一把瓜纳里琴;海菲兹和斯特恩、祖克曼偏好于瓜纳里琴,即使这样,海菲兹和斯特恩同时也拥有斯特拉底瓦里琴。现存的瓜纳里琴只有250——370把,他们之中的极品与斯特拉底瓦里琴一样天价。这两大名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悦耳洪亮的滋润音色,这自然是他们的共性;相对而言,斯特拉底瓦里较为温暖,委婉流利的音色有时似管乐器般清纯亮丽,有时又恍若天鹅绒般温馨柔媚。斯特拉底瓦里最适合不以外表的炫技、音色见长的内在型演奏,能够充分体现作品和演奏家高贵宏伟的风格以及深邃的意境。
200多年前,在克雷莫纳这个意大利北部的小城,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已经制作了好几年的小提琴,他一直使用的是他的老师傅尼柯拉·阿玛蒂的构图。然而,在某一天,他却背离了师傅的构图,使用了一种专门准备的枫木和云杉木,改变了小提琴原有的尺寸和一些小的细节。这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试验。
很快人们就发现,斯特拉底瓦里已经超过了自己师傅的制琴技术,他制作的每把琴都非常出色,无论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制作细腻、油漆、琴头雕刻等,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19世纪初维奥第(G.B.Viotti)将斯特拉底瓦里提琴带到欧洲各国去演奏,从此“斯特拉底瓦里”的名字,便传遍了法德俄英等国。由那时起,每一个提琴演奏家及提琴爱好者一生最高的欲望,便是占有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名琴。
每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都有其清楚无误的历史。它们完美的品质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考验,正是由于它们变得越加稀少而显得更加珍贵。围绕着它们,经常上演着明争暗夺、尔虞我诈、偷抢谋杀的好戏。全世界的小提琴家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够演奏上一两回斯特拉底瓦里的小提琴。然而,对大多数小提琴家而言,演奏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名琴永远只能是实现不了的美梦而已。
当时的斯特拉底瓦里不可能准确预见交响乐和交响乐队会出现于18世纪晚期至19、20世纪,但至少他预见了音乐将往这个方向发展。经过无数的实验,从琴背每一寸的弧形结构,到乐器的长度和尺寸,他创造了“属于未来的小提琴”,它能奏出微妙、甜美但拥有足够力度感、犹如钻石般闪亮的音色,其响度和清晰度足够去应付今天的管弦乐队。
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于1737年以93岁的高龄去世。他一生共制作了1000多把小提琴。然而,他却把他制作的小提琴发出独一无二音响的秘密带进了坟墓。时至今日,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发掘这一秘密。是精心挑选木料的结果?还是精确的形状或是清漆的特殊成分形成的呢?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音质至今仍是个谜。而年轻的小提琴手达利博尔·卡尔维也和无数的青年提琴家一样带着梦想踏上了他自己的寻琴之路。
达利博尔寻找他自己的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之路引导他来到维也纳的鲸鱼巷的“马霍尔德珍稀小提琴商店”。店老板迪特马尔·马霍尔德已经是干这一行的第五代传人,他出售和修复珍稀乐器,是极少数得到公认的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专家之一。
虽然达利博尔·卡尔维已经试过了好几把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总值高达一千五百万美元,但是它们都不适合他。对他而言,琴必须让他一听钟情。对于小提琴手达利博尔·卡尔维来说,不但合适的小提琴一定要找到,而且还需要有个与之匹配的投资者。因为他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实力买的起任何一把斯特拉底瓦里的小提琴,当然,要想找到投资者,就必须先证明自己的实力。于是一次全球范围的搜索行动已经开始。
由于古老的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价格非常昂贵,达利博尔·卡尔维只好也尝试不那么贵的小提琴。他访问了克雷莫纳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家学校,300多年以前,斯特拉底瓦里就是在这里制作他的小提琴的。这所学校的校长弗朗西斯科·托里西和他的学生们至今仍在使用古老的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制作图纸。但是他们已经无法达到古人的质量水准。
达利博尔·卡尔维和他的老师鲍里斯·库什尼尔要去得克萨斯州做一项不寻常的试验。那儿有个叫约瑟夫·纳吉瓦利的化学教授说,他已经揭开了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声音独特和音质迄今无与伦比之谜。
无数试验结果已经表明了他的几十年的推测的正确,即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的秘密主要在于对木料的化学处理,而不在于这位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巨匠的工艺或制作技巧。只有在克雷莫纳才有一种特殊的药物能预防所用木材里面生蛀虫,同时改善了木料的振动能力,从而极大释放了声音的鲜明度。了解了这点之后,这位生物化学家现在也用同样的原理处理他的小提琴。
也许有的演奏家寻琴的经历要轻松幸运的多,比如德国的小提琴家穆特,让卡尔维最羡慕的是,穆特居然拥有两把斯特拉底瓦里琴,一把是备用的。她在4、5年前拥有了一把1710年斯特拉底瓦里琴,名叫乔瑞文伯爵,因为穆特在某次演奏场合时,觉得拉另一把1703年斯格拉底瓦里琴“艾米利安妮”出现了瓶颈,有些想法是它无法帮忙实现的。穆特说:“这两把琴的差异,不只是声音大小,斯特拉底瓦里琴对我而言,是接近理想的琴声音也比较女性化,名琴瓜纳里则比较男性化,也不容易演奏,是很粗糙的乐器。”
制琴师斯特拉底瓦里是一个技艺非凡、充满感性和洞察力的艺术家,以至于他的名字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品质的代名词。他对小提琴几何学的诠释和其设计被其后延续250年至今的小提琴制造家尊为概念模型。除了完美的小提琴以外,斯特拉底瓦里同时也制造竖琴、吉他、中提琴和大提琴。而这些乐器的非凡品质,同样证明了斯特拉底瓦里不愧为一代制琴大师。著名大提琴家杜普蕾一共拥有两把斯特拉底瓦里大提琴,杜普蕾17岁以前一直用的那把琴也是斯特拉底瓦里,这两把琴几乎跟随了她的一生,在杜普蕾去世后,她心爱的大提琴转到其他艺术家的手中,马友友拉她的大卫多夫,琳·哈雷尔,拉另外那把斯特拉底瓦里。马友友曾说:“那把大卫多夫有12年没被演奏过,那时候杜普蕾已经不再拉琴,当她将琴借给我之后,我才在巴黎听过它那卓越的声音,它是那么的诱人,让我不自觉就爱上这把琴的声音,之后每个月在音乐会中演奏它,它的音调,所有的事,我感觉似乎更大,更充实,更深远。你能体会到同时间出现强烈且温柔的感觉,还有个神奇的特质,就是它的声音既集中又扩散,还有种甜蜜的感觉和光辉。那实在很难用言语形容。”
早在1700年,斯特拉底瓦里制作过一把名叫克莉丝汀安妮的大提琴,取自丽莎·克莉丝汀安妮,她是最早的女性大提琴家之一,作曲家门德尔松非常欣赏她,不仅为她伴奏,还将自己的《无言歌》献给她,丽莎也曾用这把琴演奏《无言歌》,不幸的是,有一次丽莎在俄国演出时染上了霍乱,去世的时候年仅二十六岁。这把琴最后的主人是一位香港的匿名者。而我们的主人公卡尔维关心的却是那把属于自己的小提琴,后来他又先后去了纽约和莫斯科,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小提琴,他仍然没有找到完美的声音。
卡尔维说:“我敢肯定,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梦寐以求找了那么久的完美之音一定存在。我将毕其一生继续寻找适合我的那支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 英雄,都希望拥有一把宝剑;演奏家,则希望拥有一支名琴。名琴,当然不能屈居于收藏家的保险库或陈列于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唯有在演奏家的手上,名琴才会有灵魂、才有存在的价值。一九八五年,“斯特拉底瓦里协会”在芝加哥成立了。这个协会鼓励慈善家们购买意大利名琴,并将乐器借出给年轻的演奏家;二十年来,得到协会赞助的提琴家就包括了:沙汉姆,张永宙,美岛莉及中国的吕思清等。达利博尔·卡尔维一直都没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小提琴,也许他该试试这个协会。卡尔维寻琴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围绕斯特拉底瓦里琴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些延续了上百年的传奇故事将会继续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