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万尼‧巴蒂斯塔‧瓜达尼尼(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1711-1786),十八世纪中期意大利著名提琴制作家,1711年6月23日出生于Beligno, Cal Tidone,1786年9月18日死于都灵。
他的父亲洛伦佐‧瓜达尼尼 ( Lorenzo Guadagnini, 1658-1746 ) 在1710-1716年间将原来“Guagnini ”的姓氏改成“Guadagnini ”,洛伦佐‧瓜达尼尼前五十年的岁月中几乎都在Cal Tidone地区搬迁。
至今仍不清楚瓜达尼尼最初的制琴工艺师承何处。1738年1月他搬到皮亚琴察(Piacenza),一、两年后瓜达尼尼开始著手制作提琴。1747-1749年间,他制作的乐器处于未成熟阶段,最初使用一种极端明亮的红色油漆,通常则是橙褐色(cooler)。在皮亚琴察其间,瓜达尼尼遇到几位影响深远的人,包括小提琴家兼制琴师朱塞佩(Giuseppe Nadotti)、大提琴家卡洛‧法拉利(Carlo Ferrari)和他的兄弟—小提琴家保罗一世(Paolo I)。当他离开皮亚琴察时,瓜达尼尼所制作琴的特色逐渐展露,并持续发展,其作品外型已接近斯特拉底瓦利(Antonio Strapari,c. 1644-1737 ) 。
此时瓜达尼尼发展出他特有的大提琴的型制:比斯特拉底瓦利琴身短四公分,显然是和卡洛‧法拉利共同创作的。大提琴弦长与一般无异,而共鸣箱深度及宽度,使大提琴更适于演出。至到1760年代为止,便以此模式继续制作大提琴。
此后,瓜达尼尼的活动紧跟随着卡洛。卡洛在1740年代中期搬到米兰,1749年9月,瓜达尼尼也跟著搬到米兰。他们都喜爱意大利自然、不受拘束的制琴艺术风格,而米兰时期制作的提琴最被后世所推崇。利用上好木材制作背板、呈现透明酒红光泽漆面、在皮亚琴察时期发展成水梨状(pear shape)的 F孔,这些特点成为1753-1776年米兰时期的重要特征,音色极为强烈,有穿透力而且宽广,但和其他制琴师相比较,温暖音色变化度较小。
目前市面上有几把标示1758年制造的提琴,上面显示来自克雷莫纳(Cremona)。但经过日后鉴定得知,这批琴为他人假造,因此无法证实他曾经待在克雷莫纳制琴,同时也无法断定瓜达尼尼属于克雷莫纳学派。
1759年到1771年居住在帕尔马,这时期的标签印着当时君主 " CSR " 字样('Celsitude Serenisima Realis': His Serene Royal Highness')。在帕尔马的短暂日子,瓜达尼尼使用平常木材和油漆,制作细节普通,尤其是旋涡状琴头并不精美。不过,所使用的枫木(narrow-flamed),虽然不起眼但音质甜美(同时期有多位自克雷莫纳(Cremona)制琴家也使用这种木材 ) ;油漆则是单调的红棕色 另一项有趣的特征,1768年帕尔马时期的F孔位置比之前的琴模位置高很多,1773年左右,位置逐渐下降,回到早期的位置,是他制琴独有特色。F孔位置改变是否出于本意,或者是制琴方式的急速转变,不得而知。同时期,瓜达尼尼或许希望能提搞名声,因此使用 " Cremonensis " 标签。
1771年夏秋,瓜达尼尼搬到都灵定居。1773年,与提琴收藏家科希奥伯公爵(Cozio di Salabue ,1755-1840)相识;从1773年12月到1777年五月,瓜达尼尼成为他的专属制琴师。科希奥伯公爵供应制琴材料,而他则几乎全数获得瓜达尼尼所有作品(包括50把以上的小提琴、2把中提琴和2-3把大提琴 );即使合约失效后,瓜达尼尼仍继续为公爵服务。1775-1776年,科希奥伯公爵买下了安东尼奥‧史特拉底瓦利的小提琴,并由保罗‧史特拉底瓦利(Paolo Strapari)收购阿玛蒂(Amati)、史特拉底瓦利、白贡齐(Bergonzi)留下的图纸、工作和模具。瓜达尼尼从这批物件中获取珍贵经验,他的作品非常接近史特拉底瓦利提琴外型,特别是在F孔的形状上;仅有旋涡状琴头维持原来特色。使用木材美观、音色优美、同时期也制作小型中提琴,身长越40公分,后世公认都灵阶段是他的黄金时代。从瓜达尼尼开始,其制琴家族便长期占据在意大利制琴史中,活跃时期约在1739年至20世纪中期,在继承史特拉第瓦利传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瓜式琴的特点是:琴板弧度不大,较为平坦,面板中间与四周的厚薄相差微小,琴身的上部和中部比斯式琴宽阔,中腰弯度较圆而不深。琴角也不象斯式琴那样凸出,琴身下部较窄,音孔开得较长而式样别致,琴头较大而式样雄壮,因为瓜式琴只重视琴的发音效果,所以琴的外表美观上略逊于斯式,但琴板振动强烈有力,发音深厚宏亮,传远效果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