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 埙百科 >

埙在近代的发展

  埙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近百年来,由于我国内忧外患,加上乐器本身的局限性,埙几乎近于绝响了.解放以来随着音乐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音乐家们,尤其是笛子演奏家们,把埙拾起来又来研制它。可以说埙的第一次高潮就是80年代杜次文先生出国在金色大厅演出。咱们陕西的作家贾平凹先生写的《废都》的这个小说对埙的发展推动有着很大的作用。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的赵良山首次用埙在《编钟乐舞》中演奏《哀郢》,乐曲虽仅仅一分钟,但那种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特殊表现力,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轰动国内乐坛。1984年,演奏大师杜次文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奏埙曲《楚歌》,动人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响,人们吃惊于一个以土为之的乐器,竟有如此丰富动人的表现力。他们评价说:“埙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它那特有的音色,很是迷人。这种奇特的乐器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他们称赞埙“是能够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瓶”.
  
  现代音乐工作者对埙的改革主要是放大了体积和肩部,扩展了内膛,使音量增大;音孔增加到十几个,扩展了音域,指法的编排也更趋于合理,可以自如的奏出十二平均律。改革后的埙,音量较大,穿透力强,音色低沉苍劲,醇厚悲壮,很有特色,非其他乐器可代替。既能用于独奏,也可与乐队合奏。
  
  近年来,埙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正式的演出舞台。我国许多著名音乐家开始为埙作曲,如谭盾的《乐队剧场Ⅱ:埙》。人们对埙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93年,刘宽忍与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合作出版了<<废都>>的埙乐盒带专辑,也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埙的音像制品,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通过《废都》这部小说和这盘盒带认识了埙,了解了埙,可以说影响深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刘宽忍在埙演奏上所达到高度还无人能超越。1997年,张维良出了第一张埙的CD专辑《问天》以后,部分演奏家陆续都推出了埙的独奏专辑。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