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事杂谈
主页 > 逸事杂谈 >

巴赫举世无双的音乐家族

  巴赫——一个举世无双的音乐家族

  巴赫一词在德语中的原意为小溪。但据德国史料载,中世纪的萨克森地区这个词还含有音乐家的意思。世代生活在萨克森地区的巴赫家族取这个姓氏是巧合还是有意就不得而知了。在欧洲音乐的星空中,巴赫家族的每一位音乐家都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们不是稍纵即失的流星,也不是默默无闻的行星,而是一群炽热的恒星,带领着无数星系旋转奔腾。今年7月25日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250周年纪念,我愿借此借此机会介绍一

  下整个巴赫音乐家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出生。当时巴赫家族中已有14位以音乐为职业的家人,并尚有10位正在专攻音乐的莘莘学子。从1550年巴赫的曾祖父约翰内斯·巴赫诞生起到巴赫的孙子维尔海姆·弗里德利希·巴赫1845年去世为止,其家族的音乐生涯延续了近三百年之久。在这三百年中巴赫家族主宰着德国中部地区的音乐生活。在当地的大小教堂、各个城市的音乐厅和每位王公贵族的府邸都活跃着占据重要音乐职务的巴赫家族成员。巴赫家族中子承父业的实例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了外甥、侄儿来接替的情况。另外,巴赫家族通过与德国其他有名望的音乐家族联姻如维尔肯家族、莱莫希尔特家族、霍夫曼家族等进一步巩固了自家在音乐界中的地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非常珍视自己的家规。他娶的第一位妻子就是自己的一位远房堂妹玛丽亚·巴巴拉·巴赫,第二位妻子是来自维尔肯家族的女歌唱家安娜·马格达莱纳。他们对音乐事业的追求与奉献使家族内部产生很大的凝聚力,在巴赫家族成员定期的聚会中偶尔也举办类似音乐会的演奏,家族中的每位成员不分男女老幼均要操乐器上阵。巴赫的先辈们虽然从事音乐活动,但并不太重视音乐创作,也就是说他们光演奏不作曲。其原因是在十七世纪音乐家的即兴演奏很被观众看好,管风琴手在教堂里弹琴总是被要求来一段即兴发挥,而小提琴手和小号手则必须按照乐谱演奏。巴赫家族在这方面的优势则是无可争议的。巴的父亲约翰·安姆伯罗希乌斯·巴赫才华出众,即兴演出更是拿手好戏,深受萨克森地区民众的欢迎。巴赫接受了父亲收集并遗留下来的巴赫家族音乐历史档案,里面有内容丰富的民间乐曲和巴赫家族先辈们创作的各种形式的宗教音乐和教堂合唱歌曲。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音乐历史档案均毁于二战炮火。另外巴赫亲自撰写并由他的二儿子卡尔·菲利普·埃马努艾尔杀青的专著《巴赫音乐之家的起源》历史手稿也不幸在二战中遗失。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和《巴赫音乐之家的起源》曾由德国马克斯·施奈德出版社于1935年出版发行,使得后人仍能目睹其芳容。

巴赫举世无双的音乐家族

  约翰·安姆伯罗希乌斯·巴赫

  他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父亲,1645年生。小时候随其父克里斯托夫·巴赫学习音乐。克里斯托夫·巴赫是埃尔福特市和安施塔特市乐队的成员,同时也是安施塔市当时最有威望的候爵府邸的乐师。约翰·安姆伯罗希乌斯·巴赫先在他父亲的乐队里吹号,后来又到其堂兄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1640—1682)的埃尔福特市乐队去拉琴,但不久就又去了埃森纳赫市,在为市政厅工作的同时也为一贵族家庭服务。1671年他出任该市市政厅号队队长和城市音乐总监。在新的岗位上他展现了其不同寻常的音乐才华,据埃森纳赫市历史档案记载,他组织的1671年复活节音乐会使全市民众沉浸在无限的欢乐之中,市民们第一次听到了由管风琴、小提琴、小号、定音鼓和合唱队共同演奏的美妙乐曲。通过努力他赢得了市民的尊重和欢迎,至今他的一幅肖像仍珍藏在该市市政厅,画面上看得出他是位面容慈祥但意志坚强的音乐大。约翰·安姆伯罗希乌斯·巴赫把对音乐的追求、投入和奉献传授给了他的三个儿子: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约翰·雅可布·巴赫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他是这三兄弟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后来成为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一生中培养了许多音乐家,年轻的族人常把巴赫在莱比锡的家作为歇脚点,其中有几位竟跟着巴赫长期学习音乐,成了不是他的学生的学生,他的侄子约翰·本哈德·巴赫(1700—1743)住在巴赫家里学习达四年之久。巴赫家族的许多后起之秀从1723年至1750年还得到了托马斯教堂寄宿学校的奖学金并在巴赫以及他大儿子的严格监督下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世人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巴赫去世多年后巴赫的家族仍然在德国中部地区的音乐事务中执牛耳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开创的音乐天地使人耳目一新,对后来的浪漫派音乐和现代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他的几位儿子更是青出于兰而胜于兰。确切地说,正是巴赫儿子们的音乐创作提高了巴赫家族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他们的作品清楚地表明,巴赫家族的音乐不仅是满足了当时社会风尚的需求,而且还代表了音乐发展的新方向。巴赫共有六位长大成人的儿子,他们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成就都令人瞩目。如果人们1780年在欧洲谈论起巴赫家族的音乐成就,在德国多半指的是巴赫的第二个儿子、著名的作曲家卡尔·菲利普·埃马努艾尔,在英国则是指他的小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从1755年至1775年,正是这两位勤奋努力的儿子巩固了巴赫家族在国际音乐界的地位。巴赫的另两位儿子维尔海姆·弗里德曼和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得利希所取得的音乐成就也为其家族增添了不少光彩。巴赫还有的两位儿子约翰·戈特弗里德·苯哈尔德和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也具有不凡的音乐才能,但由于前一位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后一位患有青春期精神衰弱症等原因,其成就不被人所

  维尔海姆·弗里德曼·巴赫(1710—1784)

  他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与玛丽亚·巴巴拉生的第一个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演奏各种键盘乐器的天赋。15岁时被父亲从莱比锡送到麦尔斯堡跟随约翰·戈特利伯·格劳恩学习来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但后来他还是成了一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他先后在德累斯顿的索菲大教堂和哈勒的圣母教堂里任职。弗里德曼曾是巴赫最喜欢的孩子,巴赫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但由于他的音乐生涯坎坷不平,贫困、动荡和不安影响了他的事业发展。当巴赫去世后,他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技能当一名键盘乐器的教员来谋生。1764年他由于情绪不佳辞去了哈勒圣母教堂里的工作,集中精力谱写了许多用于教学的键盘乐器曲目。1770年他迁居到德国的布劳施未克市,四年后又移居到柏林。初到柏林时,普鲁士国王的妹妹安娜·玛丽公主、宫廷作曲家约翰·菲利普·京贝格以及尼古拉教堂合唱队主事约翰·雷曼出于对他父亲的尊重热情地接待了他。但由于他为人处事不够老道,不久便和宫廷作曲家京贝格反目成仇。当他1784年去世时,已陷入贫困潦倒和被人遗忘的境地。他生前创作的音乐始终囿于有限的范围内,如在德累斯顿期间谱写的一些气势磅磅礴的器乐曲,在哈勒期间创作和改编的一些优美动听的教堂合唱曲,在柏林期间撰写八首赋格曲、键盘乐器作品和一些奏鸣曲以及具有近代戏剧风格的小品剧等。

  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得利希·巴赫(1732—1795)

  他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与第二位夫人生的第一个孩子。成年之后父亲推荐他去毕肯堡艾恩斯特伯爵府宫廷室内乐团任职。随后他先后受威尔海姆伯爵和菲利普伯爵之聘在毕肯堡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弗里得利希是位杰出的古钢琴手,但也谱写了许多声乐作品。在毕肯堡期间他向自己的前任、意大利歌唱家以及著名的文学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学习了很多东西。1778年冬天他去伦敦看望弟弟约翰·克里斯蒂安,从而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到了带有意大利音乐风格的莫扎特歌剧并受其影响。回到毕肯堡不久他就公开上演了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和格鲁克的歌剧《伊菲姬尼》。这时他创作的歌曲和音乐有了更多的新意,他在谱写康塔塔和清唱剧时加进了比以往更多的优美旋律,特别在晚年他由于受到弟弟以及莫扎特的影响创作出了具有生动活泼的交响乐风格的音乐。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1735—1782)

  他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儿子。他过的日子远远不如他的哥哥弗里得利希那样舒适辉煌, ·《人民音乐》2000年第11期总第415期——43· 世界乐坛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奋斗也在欧洲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在父亲去世后便随其兄卡尔·菲利普·埃马努艾尔来到柏林,1754年他赴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跟随莫扎特的老师帕得莱·马蒂尼学习音乐,后又去了那不勒斯,最后在米兰落户,1759年他加入罗马天主教,1760年出任米兰大教堂管理执事。在意大利的头几年他谱写了一些非常出色的宗教合唱歌曲。但1760年以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歌剧舞台。1760年在图灵上演了他的歌剧《阿尔塔赛斯》,他谱写的另一出歌剧《卡托纳》也大获成功,一时间来自威尼斯和伦敦的演出商纷纷与他签约。1762年5月他动身去伦敦,从此在第二故乡伦敦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到英国后不久年轻的作曲家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就一举成名并被任命负责管理英国歌剧院。此后人们便称他为“伦敦巴赫”。在英国他负责给讲德语的索菲·萨洛特皇后上音乐课。为皇家服务也给他带来许多特权和方便,他借此机会出版了自己撰写的《键盘乐器音乐演奏曲谱》和其它的音乐作品。1765年后他与著名的中提琴演奏家卡尔·弗里得利希·阿贝尔同居一院并相互切磋技艺。说来凑巧他与卡尔还是世交,半个世纪以前卡尔的父亲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同在科腾市教会共过事。1764年少年莫扎特在父亲的陪伴下抵达伦敦。在英国度过的十四个月中莫扎特与伦敦巴赫相互敬佩、相互爱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伦敦巴赫优雅高贵的意大利做派和音乐风格深深影响了莫扎特。他吸取了伦敦巴赫音乐作品的精华以及细腻迷人的创作风格,并逐步地将它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尽管伦敦巴赫在英国努力地工作,但他仍像大多数与伦敦商演剧团签约的作曲家一样既不能把成功的演出记到自己的账上,也不能定期得到不变的收入。伦敦巴赫一度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1772年和1774年他甚至接到当时是欧洲音乐中心的德国曼海姆选帝候要求为其谱写一系列歌剧的订单。1779年他又为巴黎歌剧院谱写了一部法语歌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许多作品都在欧洲各地的舞台上上演。但最大的成就还是他撰写并出版的那些器乐作品。他谱写的音乐得到了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上了年纪后,伦敦巴赫的威望和知名度在当地歌剧院的观众中每况愈下。特别是他的女管家骗走了他的巨额财产后,更使他负债累累,以致晚年生活

  异常贫困。

  卡尔·菲利普·埃马努艾尔·巴赫(1714—1788)

  当他出生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28岁。艾马努埃尔从小随父亲在科腾学习音乐,后来又到莱比锡托马斯教堂音乐学校学习,1731年又到莱比锡大学注册学习法学。当时的法学要比现在丰富得多,哲学、社会学都包含在内。埃马努艾尔是个左撇子,这使他从小无法练习拉弦乐器,所以一开始便学习吹奏当时很时髦的长笛,后来改习键盘乐器。当时已有管风琴、羽键琴和古钢琴。埃马努艾尔后来成为键盘乐器的演奏大师,其演奏水平之高无人能超越。他的演奏时如疾风暴雨,雷霆万钧,时如和风细雨,充满了诗情画意,特别在即兴演奏中,各种妙曲随手拈来如入无人之境。埃马努艾尔对音乐充满着炽热的感情,但平时则表现出了更多的克制和冷静,这点与贝多芬大相径庭。他努力演奏父亲谱写的乐谱并将巴赫家族的音乐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从1738年至1768年他忠诚地为普鲁士王储、后来当上所谓开明君主的普鲁士国王弗利得里希大帝服务。说来可笑,埃马努艾尔每日的工作就是给这位为保持挺拔身材而坚持练长笛的王储伴奏。但行走于宫廷,游戏于上流社会则使埃马努艾尔结识了许多拥有很高音乐造诣的同行,如格劳恩和彭达兄弟、长笛教师克望茨以及高水平的皇家歌剧团。埃马努艾尔与他们长期合作并互相切磋技艺,同时他还招收了许多富家子弟当学生。由于埃马努艾尔只是晚上到皇家室内音乐厅弹第二古钢琴为弗利得里希大帝伴奏,其余的时间均用来搞创作和授课。当他离开柏林时,已谱写出一系列辉煌壮丽的音乐作品,特别是在18世纪40年代创作的音乐作品,其风格和结构为后来的莫扎特、贝多芬点明了方向。1768年埃马努艾尔抵达汉堡接替了他的教父泰勒曼任汉堡教会音乐总监,在当时欧洲教会音乐界中此项职务是相当显赫的。埃马努艾尔负责管理汉堡五家大教堂的音乐事务,他发行了自己的音乐著作并重新润色出版了1753年在柏林撰写的著名音乐教课书《如何正确弹奏钢琴》。当埃马努艾尔1788年去世时,他已获得了很高的国际荣誉并被公认为是北欧最杰出的音乐导师。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