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种类
主页 > 乐器种类 > 民族乐器 > 弦鸣乐器 >

西玎

  西玎,傣族弓拉弦鸣乐器。西双版纳傣语“西”为拉,“玎”为琴,意即拉奏的琴。又称傣玎或玎西。德宏傣语称勒玎,“勒”也为拉奏之意。形似二胡或板胡。因琴筒质料不同而名称也有异,琴筒竹或木制者称玎郭埋,椰壳或葫芦制者称玎郭叨,陶制者称玎郭拎。形制多样,音色柔和,用以独奏或伴奏。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尤以景洪、勐海等地最为盛行。
  
  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明代李思聪、钱古训二人接受朝廷派遣,前往“百夷”(今德宏傣族地区)进行考察,曾见到在“百夷乐”的乐队中使用着类似胡琴的乐器,在他们所著的《百夷传》中称作“胡琴之类”。这便是今日傣族的西玎。据此说来,西玎已有了六百年的历史。
  
  外形与二胡或板胡相似,全长75厘米~85厘米(图)。琴筒呈圆筒形,多用当地生长的大龙竹或椰壳制作,也有用葫芦、木或陶制者。将大龙竹去掉外皮,外观削成圆筒形或扁圆形,与椰壳相仿,琴筒长5厘米~6厘米、直径5厘米~7厘米,一般筒前口较粗,其上蒙以竹笋壳、薄竹板(竹内壁)或绸布为面,筒腰略鼓,筒后端利用竹节,不开音窗。陶制者用瓦罐或小香炉去底而成,筒长7厘米、筒径9厘米~10厘米,筒壁表面涂釉,并有莲花台之类浮雕图案,外表美观,但已罕见。琴头、琴杆木制,多使用柚木或椿木制成。琴头多单独雕刻呈站立孔雀形、凤凰树叶形等多种造型,富有民族特色。琴杆呈方柱形,正面扁、侧面宽,上端开有榫槽以安置琴头。也有的琴头平顶无饰,弦槽后开,设有弦孔,左右两侧各置一木制弦轴。琴杆上粗下细,中部不设千斤。琴面中央置竹制梯形琴马,张两条丝弦。琴弓用细竹制作弓杆,弯度较大,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弓长50厘米~60厘米。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琴面朝外,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方法与二胡相反,即反置马尾弓,将琴筒套于弓杆和弓毛之间,弓杆在琴筒内侧,弓毛在弦外(不夹于两弦间)拉奏,中指、无名指向内按压弓杆以控制弓毛的张力。西玎按五度或四度关系定弦,常定弦为:a、e1;c1、g1或c1、f1。音域a—e2。音色柔和,音量较小。左手可随时转动琴杆,以配合右手马尾擦弦角度,音响强弱全靠无名指按压弓杆来调节。可拉双弦,奏出五度或四度和音。常用于独奏自娱、自拉自唱或合奏。在西双版纳,赞哈演唱也常用西玎作伴奏。乐曲有《哥呀哥》等。
  
  
上一篇:必汪
下一篇:次喔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