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小箜篌,起源于古代猎弓,具有古代乐弓向古代乐器发展的最初型式。自东汉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后,曾在历代宫廷中应用,隋唐用于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丽乐和天竺乐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器乐演奏家们“竖抱于怀中”、用“双手齐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乐弓的痕迹,只是加粗了向上弯曲的共鸣槽。不仅拴弦方法简便,琴弦的数目也多为八弦。笔者认为:这就是角形箜篌中的小箜篌。而唐代杜佑《通典》所载:“二十有二(一作三)弦”和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所载“张二十五弦”,显然是角形箜篌中的大箜篌。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般多为先简后繁,角形箜篌也必然是先小后大、张弦由少及多。小箜篌一直流传到明末,清代失传,但在史籍中仍有记载。《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小箜篌,女子所弹,铜弦、缚其柄于腰间。随弹随行,首垂流苏,状甚美观。……按弦乐器可行走弹奏者惟小箜篌一种而已。”书中并附有小箜篌图像。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上海大同乐会,以弘扬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为宗旨,曾发起和制作出143件古今民族乐器,并对20件乐器做了改革尝试,其中就有小箜篌。这架小箜篌的形式较为独特,它既不同于《梦梁录》所载的“形如半边木梳”,也不设下边的系弦横木,而是将角形曲木向下做弧形伸延,成为半圆形,外观好像在凤首箜篌下端加了脚柱,又似一只带柄的多弦乐弓。琴弦张于弓形曲木中间,依弦的长短调定音高。最外边的为低音弦,并仿照《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载:竖箜篌,靠柄一弦有十品,弹高音弦时左捺品、右弹弦,及其附图,在最里边的高音弦处,设置了一个带品的按弦指板,扩大了小箜篌高音区的音域。遗憾的是,大同乐会所制的这架小箜篌,因历年战火或其它原因,也未能保存下来。#p#分页标题#e#
80年代初,我国研制成功多种造型各异的小箜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在1980年制成雁柱箜篌的基础上,1982年又先后研制成功两种造型不同的小箜篌。其一是由王湘设计、蒋柏松制作的手拨式转调小箜篌,琴头雕饰凤首。此琴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其二是由张子锐设计、蒋柏松制作的小箜篌,吸收古代竖箜篌的造型。这两架小箜篌,均为框架式,设有琴柱,通高115厘米、宽60厘米。共鸣箱为立体式双面琵琶形,蒙以桐木面板。上方的曲木两侧设有金属弦轴。在两侧的面板上,每条琴弦下面都支有一个柱马,可上下移动,排列呈雁行,故亦称雁柱,它是琴弦振动的传导体。张有左右两排琴弦,共54条。音域A1—e3,达四个半八度。
1983年8月,雁柱箜篌设计者之一张琨应陕西省古典乐团之邀,为该团大型音乐舞蹈节目《仿唐乐舞》设计了仿唐雁柱小箜篌,由沈阳音乐学院工厂制作,使乐器与舞台场景造型、气质协调统一,反映出唐代乐舞盛况和唐都风韵。这架小箜篌,由于琴柱细微,外观和“形如半边木梳”的角形箜篌维妙维肖。通高130厘米、宽70厘米,张双排弦、56条。其结构原理与雁柱箜篌相同,但琴的各部分都做了简化,外形犹如一只跃跃欲飞的凤凰。音域由A1—a3,达五个八度,还可转四个主要关系调。这架小箜篌和它的演奏者刘丽,在《仿唐乐舞》中参与器乐合奏和十二个舞蹈伴奏。1984年随团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并作为友好使者前往日本、西班牙、北欧等国家访问演出,各国人民纷纷为《霓裳羽衣舞》等唐代宫廷乐舞所倾倒,报界则以《失传乐器重登舞台》为题,赞颂华夏音乐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常敦明、许金元设计制作的仿唐抱箜篌,以凤首龙身为饰,下方横木为琴箱,设置一红木竹纹大梁,装有固定底盘,也别具一格。
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也于1990年7月设计并制作成功便携式不转调小箜篌。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小箜篌立于地面或置于特制琴架上。共鸣箱抱于怀中,两手分别弹奏左、右两侧弦列,演奏技巧与雁柱箜篌相同。小箜篌已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既可弹奏悠缓的古典曲调,又可演奏现代快节奏的乐曲。创作和改编的小箜篌独奏曲有《唐宫夜曲》、《梅花三弄》、《渔舟唱晚》、《思凡》、《宫女怨》和《宫宴乐》等,重奏曲有管子、箜篌二重奏《阳关三叠》、《曲江随想》和箜篌、笙、管子三重奏《凉州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