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古代奚琴的葫芦胡,最早用于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游院”和壮剧伴奏中,其历史与马骨胡相近,大约出现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构造与二胡相似,但外观差异较大(图)。共鸣筒呈葫芦形,系采用天然生长的大小两节葫芦壳制作,将粗节一端的葫芦去底,在切口处蒙以老笋壳或桐木薄板而成,琴筒长15厘米、面径13厘米左右,葫芦末端镂刻出民族图案或梅花状出音孔。琴杆木或竹制,多采用红椿木或硬杂木制作,全长70厘米~80厘米,顶端琴头呈圆柱形向后弯曲,下设二轴,置轴部位的琴杆为方柱形。弦轴用黄杨木或硬杂木制,轴长13厘米,轴柄圆锥形或纺槌形,外表刻有条纹。琴杆为圆柱体,上粗下细,中部设有丝弦千斤,下端装入琴筒并外露。面板中央置竹或木制琴马,张两条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细竹拴马尾为琴弓,弓长60厘米左右。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杆直立,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弦,右手执马尾弓沾松香夹于两弦间拉奏。常按五度关系定弦为a、e1或d1、a1,合奏音域为两个八度,为戏剧伴奏常用一个把位。发音坚实,音色浑厚,类似中音板胡,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常用于器乐合奏或戏剧伴奏,是壮族“八音”乐队合奏、北路壮剧、布依戏和八音坐弹戏的伴奏乐器,也用于独奏自娱。常于民族节日或民间喜庆场合使用。葫芦胡没有专用曲牌,所奏乐曲多为壮剧曲牌,曲目同马骨胡。擅长演奏委婉抒情、流畅如歌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