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长笛室内乐作品有哪些?详解巴赫的长笛室内乐作品
2.长笛与助奏拨弦古钢琴的奏鸣曲:g小调BWV1020、b小调BWV1030、降E大调BWV1031、A大调BWV1032
事实上这是一个“旋律乐器+助奏键盘乐器”形式的标准作品。在这里长笛和右手键盘(助奏键盘声部或obbligato声部)构成高音的两个声部(上声部),而左手键盘则以低音声部会同高音两个省不构成三个声部的。这种形式的创作正好是巴赫在室内乐创作上最有创新的地方之一。这样用一件旋律乐器和键盘右手声部构成的两个独立的高音声部就相当于具有传统的三重奏鸣曲的两个旋律乐器的独立声部。尽管在巴赫的前人,像帕赫尔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等就已经有了类似的作品,不过通过系统化创作,并把这样两件乐器演奏形式引入到三重奏鸣曲的也就是这位巴赫了。当然无论是巴赫的前辈帕赫尔贝尔,还是巴赫本人都是具有高深复调音乐创作技能的作曲家和演奏技术高超的键盘乐器演奏家,他们在当时就不同程度的具备了这样的创新力。巴赫在将键盘右手声部提升到与旋律乐器同等地位的高音声部(某种意义上说成了旋律乐器的协奏乐器)的同时,就意味着将键盘乐器(这里特指拨弦古钢琴)从原来单一的和声乐器解放出来,并在室内乐范畴内将键盘乐器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步。如果站在古典乐派含键盘乐器的两乐器奏鸣曲的形式来看的话,巴赫的这种努力无疑具有开拓性格的意义了。忽略作品真伪的问题,巴赫的长笛作品在这类作品中共有4曲。除此之外比较著名的作品还有小提琴与拨弦古钢琴的六个作品BWV1014—BWV1019和低音维奥尔琴与拨弦古钢琴的三个作品BWV1027—BWV1029。从这一点来看,巴赫用这种形式写下了四曲长笛与拨弦古钢琴作品并非偶然,显然与上面提到其他obbligato键盘音乐有紧密地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巴赫将原来采用传统三重奏鸣曲形式创作的[双长笛与通奏低音的奏鸣曲BWV1039]改编成一支旋律乐器(低音维奥尔琴)与助奏拨弦古钢琴的奏鸣曲(BWV1027)的作曲本身就是巴赫拓展传统三重奏鸣曲的一个有力的例证了。另外,巴赫在包括声乐作品等其他类型的作品创作中,也非常频繁的使用这种obbligato方法。不单如此,巴赫还在一件乐器上实现了同时兼备旋律和和声处理能力的壮举,这就是著名的无伴奏小提琴独奏作品和大提琴无伴奏独奏作品了。这种obbligato作曲法在美学层面上就是所谓的obbligato作曲法原理[10]了。
这个类型的长笛作品中也有BWV1020和BWV1031被视为伪作,1963年被剔除出[新巴赫全集]了[12]。
3.长笛与通奏低音的奏鸣曲:C大调BWV1033、e小调BWV1034、E大调BWV1035
一支旋律乐器与通奏低音的奏鸣曲作品作为独奏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一样,都是巴洛克时代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正规的室内乐形式。外加小提琴与通奏低音的两个作品(BWV1021、1023),被认为是巴赫本人作品的也就四个作品(如附录1所提示的那样,C大调长笛与通奏低音的奏鸣曲也被划归为了伪作[13])。可以认为巴赫本人的兴趣并没有停留在对传统形式的简单沿用,许多学者认为巴赫的兴趣所在是使用一把长笛的无伴奏独奏作品了。
4.无伴奏长笛组曲:a小调BWV1013
现在在巴赫作品目录上,长笛的无伴奏作品唯有一曲。相对巴赫各六曲的小提琴无伴奏作品和无伴奏大提琴作品来说显得相当稀少。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作品来说,巴赫的创作都是为当时具有超一流演技的演奏家皮森泰尔(JohannGeorgPisendel,1687-1755。活跃在德累斯顿宫廷的,当时具有超绝演技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阿贝尔(ChristianFerdinandAbel,c1683-1737。巴赫在克腾宫廷的同事,巴洛克时代著名的低音维奥尔琴、大提琴演奏家)创作的。当然巴赫本人并不具备演奏这些作品的技术能力,就连作品本身写成如此卓绝,不可想象如果身边没有那些高超的演奏家的帮助能够轻而易举的写下来。巴赫的两套弦乐器无伴奏作品被认为是在1720年前后完成的,也是在那个时期巴赫与德累斯顿宫廷的音乐同行们有过频繁的接触[14]。和小提琴、大提琴无伴奏作品一样,这首a小调长笛无伴奏作品在当时来说也应该是一个唯有具备了高强演技的演奏家才能够吹下来的作品。不单如此各种资料都没有任何巴赫本人具有多少长笛演奏技能的记载。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巴赫若没有一位长笛高手的协助的话显然也难以写下这首著名作品的。多数学者认为巴赫在与德累斯顿宫廷音乐家同行的接触中,其中一位法国人长笛演奏家皮埃尔-加布利埃尔&S226;比法尔丁(PIERRE-GABRIELBUFFARDIN,1690?-1768)是当时巴赫能够接触到的唯一一位具有这样超绝技巧的音乐家。不单如此,巴赫之后活跃在柏林的,在长笛音乐发展上有着不可忽略影响的著名长笛音乐家、作曲家匡茨(JoachimJohannQuantz,1697-1773)就出自这位比法尔丁的门下。
和弦乐器的情况不一样,长笛乐器在巴赫之后的200余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单是乐器本身的变化,还有乐器演奏法、演奏习惯和乐器演奏的教育水平等等。总之当时在巴赫时代是一首非常艰难的独奏作品,对于现在的长笛演奏家来说就并非那么艰难了(特别是对于使用现代伯姆式金属长笛的演奏来说)。
巴赫在这个作品的标题上使用了Partita一词(对于包括巴赫在内的德国作曲家而言更多的意思是“组曲”的含义)[15],不过这首作品的内容上是由室内奏鸣曲类型的舞曲所构成,一般也被称为[无伴奏长笛奏鸣曲]。特别是作为组曲第一曲阿莱曼德舞曲所具有的前奏曲性格和第二曲库朗舞曲的幻想曲风格的展开等等都是非常有特点的。
这里大致交待了一下巴赫长笛室内乐和独奏作品的相关情况。事实上随着古乐演绎的盛行,同样作品在不同演绎风格处理下会有相当大的表现差异,这一点希望通过介绍一些录音媒体的时候涉及和说明。
注
[1].克腾是德国北方靠近哈雷的一座小城市,巴赫时代是君王安哈特-克腾侯莱奥波特统治的领地。巴赫1717年12月离开了魏玛宫廷,以宫廷乐队长的身份受聘来到了克腾宫廷。到1723年巴赫离开克腾宫廷前往莱比锡任职为止,巴赫在克腾宫廷生活工作了6年。这期间巴赫写下了众多的器乐作品,其中包括各六曲无伴奏小提琴、大提琴独奏作品等著名作品。长笛的室内乐、独奏作品也大部分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
[2].比较著名的两个作品是1707(或1708)年在魏玛时代以前创作的康塔塔作品[GottesZeitistdieallerbesteZeit(神之时,乃为最吉)]BWV106中两把竖笛和低音维奥尔琴、通奏低音的adagio和1814年魏玛时代创作的康塔塔作品[Himmelskönig,seiwillkommen(苍穹之王,欢迎!)]BWV182中竖笛与独奏小提琴、弦乐器及通奏低音的adagio等,段落中竖笛的使用。推荐唱片媒体为FransBrüggen、GustavLeonhardt等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录音(FransBrüggenEditionVol.11,Teldec4509-97473-2)。当然,作为康塔塔和乐队作品而言,巴赫的各时期作品都是用得相当频繁,按照竖笛乐器的使用件数,相关作品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