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团体
主页 > 院校团体 >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至学院的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于1939年3月成立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作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音乐研究机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旨在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民间音乐的采集、介绍与研究工作,同时组织专业音乐工作者对大量优秀的传统戏曲、民歌、小调以及歌舞进行加工和改造,继而为抗战服务。其间,吕骥、冼星海先后担任过该会会长,向隅、李凌、梁寒光、安波、马可、李焕之、李鹰航等音乐家均在该机构从事过音乐研究与创作。

  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后,已迁至沈阳的“鲁艺”(简称“东北鲁艺”)在恢复办学之际重建“音乐研究室”,主要工作为收集整理民间音乐、歌曲创作,并与东北文联音乐工作委员会合编音乐刊物《东北歌声》,研究室主任先后为安波、李劫夫、寄明、李纯一等。

  1953年2月东北“鲁艺”改制后,其音乐系改称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东北音专”),“音乐研究室”因“东北音专”教学的需要改为教学型研究机构,先后分设过“共同课教研室”、“文史组”、“俄文教研组”、“民族音乐理论教研组”及“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其间,李纯一、霍希扬、杜六石、张黎、鸣戈、杨普烈、马炬、谷音、杨叶、常维孝、路逵震、周文谟、张正治、王凤贤、张玉梅、周景春、孙静云、关维珍、高厚永、杜素琴、曹正萱、李名岗等音乐理论家先后在此工作。

  1958年“东北音专”转制为沈阳音乐学院后,为加强学院的理论建设与专业基础教学,学院于1960年2月8日在原有基础上重组“音乐研究室”,并决定研究室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术研究机构,主任为丁鸣(兼),副主任王凤贤,支部书记鸣戈、副书记谷音、秘书陈崇,下设:民族民间音乐教研室,成员有杨叶、常维孝、周文谟、高厚永、王凤贤、张玉梅、周景春、杜素琴、王瑞江。音乐史教研室,成员有杜六石、张前、马炬、谷音、傅景瑞。音乐理论教研室,成员有鸣戈、杨普烈。外文教研室,成员有岩风、李名岗、李荣芹、李景苏、张怀惠等。

  “文革”结束后,学院于1978年4月恢复“音乐研究室”,一方面继续保持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模式,同时开始积极筹备成立“音乐研究所”。至1985年正式成立“音乐研究所”之前,研究室为王凤贤任主任、马炬任副主任、谷音任书记、李震任秘书。下设民间音乐组,成员有杨叶、王凤贤、张玉梅、周景春、杜素琴、杨久盛、李玉珍、谭家盛、顾梅羹、顾泽长。音乐史组,成员有杜六石、马炬、谷音、傅景瑞、谢维廉、彭永启、李震、王霭林等。外语组,成员有岩风、李名岗、曹正萱、张怀惠等。

  1985年6月8日,经辽宁省教育局批准,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正式成立,任命谷音为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其后历任所长为王其慧(教学副院长兼)、凌瑞兰、杨久盛、彭永启,成员先后有张怀惠、肖斌、孙学武、谭家盛、房鸿明、路逵震、卜兵、朱默涵、王红梅、傅景瑞、何迺欣、王宝龙、姚丽娟、徐朗等。

  音乐学系于1999年10月27日,在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指导思想下,沈阳音乐学院将“音乐研究所”与音乐学系采取合一建制,任命彭永启为音乐学系系主任兼“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学系全体任课教师均为研究所研究人员,音乐学系各教学教研室为研究所各领域研究室性质的部门,成员先后有彭永启、何迺欣、凌瑞兰、李玉珍、杨久盛、张世澄、谭家盛、冯志莲、王学仲、胡天虹、刘云燕、贺志凌、董蓉、梁雪菲、马颖、马莉嘉等。

  2009年12月,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沈阳音乐学院决定将“音乐研究所”单独设立并将其重组为“音乐舞蹈研究所”,任命胡天虹为所长,主要负责学院重大科研课题的研发与学术活动。目前,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为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级课题)的主要责任人,其人员为(按课题立项时间为序):杨久盛、刘辉、白玮、冯志莲、白宁、胡天虹、林林。研究所科研秘书:李露洋,行政秘书:董江华。(来源:沈阳音乐学院)
(编辑/石磊)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