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革
单簧管又名竖笛、黑管或洋萧,为圆柱形管体,上端是形状特殊的吹口,上附单簧片,底部则有喇叭口的扩音管。一般以黑檀木、塑胶、金属为材质。他也是唯一高低音域音色有明显不同的木管乐器,乐器的表现力突出,因此使单簧管又有“管弦乐团演说家”的称号。根据德国巴伐利亚乐器工艺博物馆记载,近代的单簧管的前身为夏鲁摩(Chaulumeau)。这是一种无键的圆柱管乐器。是由德国乐器制造家邓纳(Johann Christoph Denner)发明。他在1689年将一种状似直笛的单簧管乐器加以改良,并于吹口下方加上了两个键,使乐器音域可超吹到第三泛音。
在当时还有一种两键的单簧乐器,它和夏鲁摩在音色上有显著的不同;这种被称为Clarino的乐器声音明亮尖锐,由于代替巴洛克小号来演奏高音旋律,据说也Clarinet一字的字源。当时的演奏者通常是依乐曲音域的要求,来交互使用这两种乐器,之后就把单簧管的高音域称为Clarino,而低音则为Chalumeau。
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大多以黄杨木或黑檀木制造。外型有分两或三节,吹头的设计不一,但以邓纳的设计较宽大,约有40mm到50mm之间。演奏方式也与今日习惯将簧片和上唇接触的方式不同,这种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音量,但是却无法控制声音的质感;所以这时期的单簧管只能算是乐团中,强奏时使用的效果乐器。到1730至1740年之间,单簧管出现了第三键,为了奏出这个低音,于是出现了加上喇叭口的单簧管。这项改良为使原来只能超吹降B的乐器,可以和新增的B音连接在一起,而让Chalumeau与Clarino两种音域的单簧管结合成为一种乐器。这时期的乐器形式上仍带有许多实验色彩,因为工艺水准的因素,使乐器的管径、吹口、簧片尺寸都较现代单簧管大,音质略嫌粗糙,一般常见D与C调两种乐器。
在1750年时出现了五键的单簧管,这第四、五键,分别为左手和右手音;这四个键已能让单簧管勉强的吹出半音阶。在同一时期法国人罗特(G.Lot)发明了低音单簧管(Bass Clarinet),它具有浑厚的音质,及特殊的诙谐感。较特别的是,这是首次出现运用右手大拇指的机械装置,来控制额外的最低音。1770到7180年之间在英国出现吹嘴及乐器中间的调音管,同时演奏者已开始如今日的吹奏者一样,使用一个吹口来交替吹奏其他音调乐器的方式。到1791年巴黎竖笛家雷菲佛为竖笛加上了第六键,其他的演奏者也开始效仿。这个时期乐器的制作日趋精良,例如:黄铜的按键、象牙的吹口、精确的音孔与内管的制造,已经可吹出令人满意的音色。
1806年德国人米勒开始构思,如何增加乐器运动性的问题。将原有的半圆球形音孔垫,改良为皮革绷制圆饼状,这使音孔的气密度变得更好。另外他还在乐器上加了右手拇指扣环,这是一项极具巧思的装置,自此以后演奏者不用再使用不牢靠的方式演奏,而米勒式单簧管也逐渐成为德式单簧管的原形。而在这时期一些德国演奏者,已开始尝试用簧片与下唇接触的方法吹奏,并成为现代演奏者的标准方式。
1832年德国人波姆(Theobald Boehm)发明了长轴连杆并用在改良长笛上。1837年法国人包菲(August Buffet)发明乐器用的弹簧针。之后法国竖笛家克劳斯与包菲运用上述发明,合力开发出“克劳斯·包菲单簧管”。这款乐器有一项米勒单簧管所没有的环键装置,这项发明让手指运指按住音孔时,能同时借波姆长轴连杆去控制其他音孔这样一来使乐器在指法上变的更合乎逻辑了。克劳斯·包菲竖笛用在机械构造上非常复杂,他们共使用了十七个按键与六个环键,而到了1870年这型乐器已成为法式乐器的标准型,并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大为风行。紧接下来,西班牙人古梅兹在1885年伦敦发表全波姆式单簧管,他在“克劳斯·包菲”系统上加上第七个按键,改善右手的颤音外,又加上左手与上管的机械装置。之后法式单簧管不论在转调、半音阶、颤音等方面,都已经符合各方面的要求了。
1860年德国著名单簧管家贝尔曼(Carl Baermann)开始构思,如何改善米勒单簧管上诸多不合理的运指法。于是和乐器制造家欧坦斯谭纳合作,将环键与长轴连杆的优点运用在乐器上。之后这款单簧管就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初。虽然他的运指法比起波姆式略显不便,但因在管身上的开孔数较少,也使得音质较为干净。就浪漫后期以前的乐曲,米勒与波姆式单簧管的性能,是不分轩至的。但浪漫后期的音乐,米勒单簧管的音量张力上与操作性方面,则略显不足。
在1900年欧德开始针对这两项缺点开始开发新的系统,他在尽量保持原德式传统的音色外,也希望解决操作性的不便,而在1920年研发出欧德式系统,一共有27个按键和5个环键。这个款单簧管在音准上比起法式乐器更为优秀(法式单簧管通常有低音太低,高音太高的音准问题),在指法的便利性也与法式相当,但是有些音孔的距离较远,对于某些手掌太小的人则有演奏上的限制。
二、单簧管的音乐
在单簧管的发展改革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种不同调的单簧管,后来随着乐器构造的改进与完善,某些调的单簧管管被逐渐淘汰了,最后只留下降B调、A调普通单簧管和降B调低音单簧管,至于降E调、D调高音单簧管在乐队中已退至客串的角色。要探讨单簧管的演奏与音乐作品,就应该先从他那特殊的音质探讨起。原因是由于单簧管是属音响学上之“闭管”结构。这“开,闭”管并不是指乐器音孔的开闭状态,而是指“若是空气受震波影响,波度最高的那一点我们成为波节,反之为波腹;开管乐器则是管子的两端为波腹,而闭管乐器则两端各为波腹与波节。”
有关于单簧管的运用,在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的歌剧《奥菲欧》(Orfeo)里就已经有记录了。而早期在管弦乐中运用的单簧管,以史坦密兹最多,他还写过一首最早的单簧管协奏曲。对于早期单簧管发展影响最大的作曲家,则属莫扎特。当时单簧管家史特勒(Anton Stadler)委托好友莫扎特为他作曲。在他的委托下谱出著名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此曲的出现意味着单簧管在乐团的附属乐器提升至独奏乐器的地位。到了浪漫时期,管弦乐开始急速扩充。从柏辽兹(Hector Berlioz)开始一直到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以后,管弦乐团中的单簧管数量扩充,例如:在史特劳斯的《莎乐美》与《艾雷特拉》就用了六种形式的单簧管。
总结来说自莫扎特以来,作曲家为单簧管所作的曲子,无论是曲式还是素质,都超乎其他木管乐器。著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单簧管五重奏》K581;韦伯的两首《单簧管协奏曲》OP73、74与《小协奏曲》OP62;史博(Louis Spohr)的四首《单簧管协奏曲》OP26、59、WO19、20;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单簧管与钢琴幻想曲》OP73;勃拉姆斯两首《单簧管奏鸣曲》OP120与《单簧管五重奏》、《单簧管三重奏》OP114、115;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单簧管奏鸣曲》OP57;浦郎克(Francis Poulenc)《单簧管奏鸣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单簧管协奏曲》;李察·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为单簧管与低音管的复协奏曲》;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三首无伴奏小品》;柯普兰(Aron Copland)《单簧管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