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我的论文之前,我想先讲一些题外话,主要是对于对学习生活的一些感受。长期以来,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们知道在大学音乐课程中,有两门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是《中国音乐史》,一门是《西方音乐史》。这厚厚的两本书,要学起来,困难颇大,需要下一番功夫。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下了功夫去背这两本书,为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应付考试吗?那么,考试结束了,你努力的价值也就随之结束了。这显然不是我们学音乐史的正确目的。
那么,正确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呢?
学习讲究的是学以致用,这个“用”,到底“用”在什么地方呢?是用于考试呢?还是用于指导你的艺术实践?或是为着其他的什么目的?也就是说,学习音乐史正确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为何而学的问题。中国有一名古话叫做“告诸往而知来者”,学习历史,知道了历史上的得失成败,知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的事业,不能再重蹈历史的覆辙。前人走过的弯路,经历过的曲折,我们不能再走了,要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所以读了历史,知道了这些经验和教训,再来对照一下今天的情形,发现历史都在重演。
“这里涉及到历史哲学的问题,讲历史哲学,有两个重要观点。一个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重演的。一个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进化的,不会反复重演的。但这两个观点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历史的现象,事物的变化,并不一定重演。譬如我们现在穿的西服,同古代衣服的式样就不同了,但是大原则,人要穿衣服则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历史的原则是一样的,所以去读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再来结合今天的实际情况:中国二胡艺术的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又面临着方向上的重大选择,到底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我们要作深入的思考,要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读音乐史,看看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从他们的经历中去发现,去总结,去寻找科学的答案。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着以正确的结论去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以使在今后实践中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我们学音乐的历史,不应该是茫然的机械的去学,什么都去学,那样必然要成为书呆子。应该带着问题,为解决今天的实际需要去读历史,去寻找答案。这样,对于编书的学者的要求就要提高了。
翻一下今天的历史课本,内容多数是历史史实的堆砌,很少有理性的研究和推理,更不谈要从中去应用什么了。通篇下来,几百页的书,不知道要讲些什么东西。古代有对幅对联来形容这样的文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横批是“越说越远,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是不合格的。我们的同学、编书的学者都要立足于今天的实际需要,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为目的去学习、去写作,决不能沉溺于繁琐的考据、学理的推究而不能自拔。诚然,这些东西也是需要的,但它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只能是为着以后的艺术实践,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的目的都是错误的。
以上一些是关于学习音乐音乐史的一些感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告诸往而知来者”,学以致用。不能教条主义、机械主义。
第二部分:一切从实际出发https://www.erhuart.cn
现在来谈中国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我主要就宏观的方向来谈这个问题,这是一些带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二胡艺术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的各种见解和争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教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也应该这样做。”
那么,怎样才能实际出发去分析问题呢?二胡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又面临什么样的客观事实呢?我们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
第三部分:服务大众https://www.erhuart.cn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条战线。我们要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首先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要有强大的国防军。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精神上的战线,进一步说,要有先进的文化。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必不可少的一支力量。
“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它帮助了中国的文化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使它们的力量逐渐缩小。建国以后,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文学和艺术同样对团结人民、增强人们的斗志、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克服国内外的种种封锁、包围、孤立、威胁等困难,起到了非常重要不要忽视的作用。二胡作为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也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应用的贡献。同时也在社会实践斗争的带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如,反映旧社会人民群众悲惨生活和坚强斗志的《二泉映月》;有反映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活的《洪湖人民的心愿》;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场面的《三门峡畅想曲》;有反映人民群众节日生活的《赛马》;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果的《红旗渠水绕太行》等等。这些作品一经推出便在群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客观上起到了团结群众、鼓舞群众、愉悦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这是说从历史上来看,我们二胡是曾经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胡音乐艺术作为现代化诸多战线中的一条,作为社会意识中的一种,它的发展新局面不是孤立和自由的,而要受到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切的文艺作品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社会意识的状况。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的战线决定了精神文明的这条战线,而精神文明反过来又给物质文明建设以伟大的反作用。正如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一样,二胡音乐艺术对于社会的有用性,即二胡音乐的社会价值,是我们二胡艺术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抛开二胡的社会价值,抛开社会的需求去谈什么永恒的艺术的价值,去谈什么二胡艺术的自由发展,都是极端可笑而又不切实际的,是必然要失败的。请大家对照历史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历史选择了一些艺术作品,也抛弃了一些艺术作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才会被保存下去。
站在世纪初的起跑线上,我们来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不是由个人喜好来决定的。你首演了哪一个狂想曲,就说狂想曲就代表了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移植了哪一个小提琴曲,你就说提琴代表了二胡的发展方向。这些观点,统统地都是不对的。二胡艺术的发展方向,一切问题的根本,都在于社会的实际需要,由社会需要来决定。进一步说,就是要用二胡这件乐器去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中的人民群众。
所以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个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和一个如何服务的问题。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我们研究的中心问题。
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国家的日益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二胡艺术的空前普及和发展,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客观事实。我们就是要研究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利用二胡艺术去为社会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们,是否还有认识不正确的或认识不清楚的呢?是有的。许多人常常失掉了自己正确的立场,去追逐一些不切实际的于社会无益的东西。
第四部分:人民群众的主体https://www.erhuart.cn
下一个问题:如何运用二胡去服务于社会?首先要明确我们的工作是为什么人的?这个问题,本来早已在一些重要的文献中得到解决。但现在,似乎已经被大家所淡忘了,或者说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列宁在1905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那么在现代的社会中,“劳动人民”、“人民大众”指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学生、商人和城市市民。后四类通常被称作小资产阶级。我们首先是为了工人的,这是我国建设的领导力量。第二是为了农民,抛开九亿农民去谈服务大众,只能是空谈。第三是军人,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他们我国一切革命事业的坚强后盾。我们的二胡事业,要为他们服务。第四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这四类人,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组成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二胡艺术的一切实践,都是为了他们服务的。请大家思考一下,一些优秀的为全国人民所长期喜爱的二胡曲目,他们所歌颂的,他们所抨击的,是否正是这四类人所希望歌颂的,所希望抨击的。 https://www.erhuart.cn
所以,二胡发展到了新世纪,由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的二胡艺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和理论家。他们怀着较高的热情,在二胡艺术实践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这些都是好现象,有热情是好的,但要把这股热情用到正确的方向上去。比如说作曲家吧:你们在创作时候,你们有没有考虑到那些工人啊、农民啊、军人啊等等这些社会多数人的思想感情?你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实际需要是否真正的熟悉和了解呢?那些工人、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他们需要的是一些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呢?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是不是已经搞得很清楚了呢?对于那些工人、农民,他们所喜爱的民歌、民间小调以及其它一些萌芽状态的文艺,你们是不是从心理上带着蔑视的心情呢?你们不重视他们的实际需要,把他们从你的观众席中去掉了,你就失去了社会上多数人的支持,你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你就要被历史所抛弃。你们的那些作品如狂想曲之类的艺术作品,除了适合那少数几个人的品味之外,在那些多数的群众中有市场吗?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们能接受这样的作品并把保留下去吗?你要想知道这个答案,那你就亲身去体验一下,到那些群众中去检验一下。你会发现他们甚至没有耐心去把你的诸如狂想曲之类的作品听完,然后你才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什么样的文艺作品。https://www.erhuart.cn
当然,像一些新出现的作品,如《卡门主题幻想曲》、《流浪者之歌》、《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等等,这样的一些作品,也有着一些价值。它们的出现对二胡艺术的进步,比如说对于技术的提高,是有些贡献的。但是要把这些作品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那些工人和农民,那就不对了,是文不对题。因为这些作品不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也不能反映时代的潮流。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地把这些作品给排斥掉,要对它们做一分为二的分析,要看到它们为二胡事业曾经有过的贡献。我们要鼓励并帮助这些作曲家们继续创作,继续创作出更多的符合人民需要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我们不能引导我们的学生把全副的功夫向这些作品投去,而要引导他们把主要的精力向着社会的实际需要投去,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论文进行到了这里,讲了二胡音乐艺术要为社会服务,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进而又讲了人民群众具体的内容。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不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前面讲了我们今天研究二胡音乐艺术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的中心就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现在有一部分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对于这个中心问题还不是真正的理解和同意了。我这样说,不是说在理论上,在理论上,或者在口头上,现在没有一个人不承认文艺是要为这些人服务的。我是说在实际上,在行动上。在实际上,他们是否对那些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对工人、农民、军人等看得还更重要些呢?我认为是这样的。有许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就是比较注重研究前者,分析他们的心理,着重去表现他们,原谅并辩护他们的缺点。有许多人因为他们自己是知识分子,于是就在知识分子的队伍中找朋友,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和描写知识分子上面。对于工人、农民、军人等广大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甚至完全将他们抛开不管了。他们某些地方也爱工人农民,但有些时候不爱,有些地方不爱,不爱他们的感情,不爱他们的恣态,不爱他们萌芽状态的文艺。他们有些时候也觉得工人农民们的可爱之处,那是为着猎奇,为着装饰自己的作品,甚至为着追求其中的落后的东西而爱的,有时就公开的鄙弃他们,而偏爱一些错误的东西。这样,为什么人的问题,他们就还是没有解决,或者没有明确的解决。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过去大家的一些争论、分歧、对立和不团结并不是在这个根本的问题上,而是在一些次要的问题上。现在,还有一些人在宣扬他们的那些不切实际的作品,并且获得了一些成功。但他们最终是要失败,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会吸引部分人,就像一些流行歌曲一样,但很快的就会被人所遗忘。
第五部分:普及和提高https://www.erhuart.cn
为会什么人的问题解决掉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就是说: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有的同志,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是正确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也努力去做了。但总是处处碰壁,这是因为他们对于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在过去和现在,是相当地或是严重的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有些人,他们不适当地强调提高,然而,希望那些对二胡还不太了解的人,一下子就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举个例子来说吧:近年来,随着考级工作的不断展开,学习二胡的人数与日俱增,二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由此而引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比例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考生呢?我们应该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鼓励他们不断的提高呢?还是打击他们,批评他们的方法不正确和艺术处理的粗糙?某些担任评委的老师往往不适宜地强调了提高,他们总是希望那些克服了种种困难的业余的考生能够像他们音乐学院的学生那样,拥有科学的方法,高超的技巧和精致的艺术处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他们不合时宜地强调了提高,因为他们毫不留情的批评,致使许多的考生对二胡艺术望而却步或是停滞不前。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考级的目的,主要地是为着普及,为着让那些从未接触过二胡的或是不知道怎样提高二胡的人们有这个机会,去接触它,了解它。我们应该利用考级这种形式、这个机会去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而不是要借这个机会去批评他们,打击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方法有些问题,不能因为他们的音不太准、节奏不太稳而打击、挖苦甚至讽刺他们,这些都是非常有害的,对于二胡事业的发展是非常地不利的。此外,有一些教授二胡的老师也往往过于强调了提高,忽视了普及,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进步。
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提高是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不适当的程度,那就错了。前面提到的没有明确地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的事实,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来了。并且,因为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人,他们所说的普及和提高就都没有正确的标准,当然也就更找不到两者的正确关系,二胡艺术,既然基本上是为工人、农民、工、军人、小资产阶级服务的。那么所谓普及,也就是向他们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他们提高。用什么东西向他们普及呢?用我们的那些《卡门主题幻想曲》、《流浪者之歌》、《第一二胡狂想曲》向他们普及吗?那是不行的,只有用工农兵们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向他们普及。因此在教他们学习之前,就先有一个学习他们的任务。
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问题比较简单浅显,因而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在我国现阶段的问题,我国的工人、农民、军人、学生、知识分子等等,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他们有着比较好的机会用于学习。他们的状况并不是完全地没有文化、不识字,而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总体来说,他们第一需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是需要的,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在这方面,二胡界的文艺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做得太不够了,而且有所偏。
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而且广大群众的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提高着。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二泉映月》,一样的《小花鼓》,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民大众,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所以,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更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
第六部分:扬长避短、量体裁衣https://www.erhuart.cn
我们要依照这个方向去努力,还须要结合起二胡这件乐器的实际情况。
我们要清楚,有些乐曲是适合于用二胡这件乐器去表达的,而有些乐曲则不合适。所以我们要分析二胡这件乐器,它擅长些什么,不擅长些什么。要注意扬长避短这个原则。有些乐曲,先是为别的某个乐器而作的,但我们一直到二胡中来,发现用二胡可以更好地表达它,由此而可以获得成功,而有些乐器,你移过去的,但并不适合由二胡来研究,或者更适合由别的乐器来演奏。那以你就要考虑了,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与竞争的问题。所谓优胜劣汰,在这里也是适用的。那么二胡这件乐器,它的强项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不足呢?这就需要更细致的研究了,要同其它的乐器对比起来研究。比如说,虚实结合的问题,歌唱性的问题,音域的问题、各种技巧的问题,就需我们去研究了。这也是一个很更要的问题,现在好多的作曲家往往忽视了二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情况的作品,这是不正确的。
中国有个成语叫“量体裁衣”:你为别人做衣服,人家明明很胖,可你的衣服却很瘦,人家有一米八的身高,可你衣服却只有一米五的长度,结果不免要吃亏。你设计衣服不仅要考虑衣服的样式,还要考虑你的对象——穿衣服的人。做衣服是这样的,我们的作曲家同样也要注意这个情况。现在有好多的乐曲并不适合二胡去演奏,我们要吸取前面的教训,不能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
我所要阐述的内容,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我所讲的,只是我们二胡艺术运动中的一些基本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
我相信,在全国二胡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今后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间,一定能够改造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面貌,一定能够创造出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一定能够把新世纪的中国二胡事业推进到一个光辉的新境地。
附:参考书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毛泽东诗词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
3.南怀瑾:《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
4.南怀瑾:《历史的经验》 复旦大学出版社
5.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6.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7.朱新华:《二胡音乐艺术的传统与发展》 中国文联出版社
8.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