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主页 > 二胡 > 二胡教学 >

七岁不小 十岁看老

  一日休假,兴之所至拉起了二胡。
  一琴童和他的父母敲开了我的家门。琴童母亲直言快语:“请问谁在拉二胡?是准备考级的吗?”“不好意思,是我在拉,只是爱好而已。”我随口相答。从这位母亲的话音中,似乎听出“凡有琴声在,都为备考来”的意思。“嗨,真巧,我的儿子也正在练《三门峡畅想曲》,能不能辅导辅导?”我被琴童父母的恳求和执着所打动,赶紧让座……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分解练习,我初步了解到这位琴童的琴龄已有三四年了。基本指法、弓法还是不错的,虽然拉《三门峡畅想曲》有点吃力,技巧的运用还是不够娴熟,也谈不上乐曲情趣的表达和艺术感染力,但十岁左右的孩子仅练了三个月,就将这首难度很高的现代二胡名曲流畅地拉下来已经非常不容易的了。让我由此遗憾和担忧的倒是,琴童那天真可爱的面孔被机械刻板的表情所取代,即使拉到该曲第五乐段欢快、热烈、灵动的小快板,我也无法看到一丝笑容。
  其实,学习二胡本是件愉快的事情,有的教育家在辅导琴童的时候,就把二胡比拟成一个玩具,来培养孩子从小学琴的兴趣,激发孩子潜在的学琴才能和热情。然而,七岁不小,十岁看老,怎能不让人遗憾和担忧?
  从琴童的父母口中得知,拉这首乐曲是为了考级,因为明年儿子就要小学毕业了,一方面深怕小升初后没时间拉琴,另一方面如果有个高级别的证书或许对升学有所帮助,所以就由原来六级一下子跳到九级。表面上看,这两三级一跳是小事,殊不知给孩子的身心带来的却是超出常人的紧张和压力。在紧张和压力下拉琴,琴童的笑容从何而来?童趣不在的琴声,丰富不了孩子内心世界的琴声,又怎能打动他人,给人以活力和快乐?
  据调查,七岁不小,十岁看老的令人担忧的现象还不是个别。这些问题虽然出在孩子的琴声中,根子倒是在我们的家长、老师以及那些见钱忘义的不负责任的考级机构。我们有些家长,为了一己的虚荣,让孩子不切实际地报考考级的等级,结果为“考级”而越考越急,好心办了坏事。我们有些老师,一味迎合家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拿考多少级、交多少钱来和家长等价交换,这不仅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也违反了音乐教学中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规律和原则。我们有些考级机构,根本不顾国家《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的规定,任意降低考级标准和要求,恣意减少考级内容和程序,只要你交钱来,就万事大吉了。可以这样说,这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助长了琴童考级攀高级别的歪风。此风不刹,恐怕就不仅仅是担忧的问题了。
  琴童是无辜的。七岁不小,十岁看老的责任还在我们家长、老师和各级考级机构的组织者。只要大家真正摆脱了浮躁、功利的思想,拔苗助长的蠢事就会越来越少,充满灿烂笑容的琴童和充满活力、朝气、灵动的琴声,就会越来越多。 
  
         
作者通讯处:江苏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研究室                                 

邮政编码:  223001                                                      
邮    箱: [email protected]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