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主页 > 二胡 > 二胡教学 >

二胡表演中的音乐感觉《联想》

  乐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联想

  在演奏作品的同时,激发内心乐感的除以上所讲以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那就是“联想”。

  正如标题《乐记》中说的:“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二胡曲《长城随想》把我们带到了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谱写了民族先烈在万里长城上前赴后继、挥洒血泪的雄伟诗篇。

  《二泉映月》里衣衫褴褛的阿炳,在那市井街头,悠远古巷中,演绎人生的画面似乎历历在目。《红梅随想曲》赞颂了梅花傲立冰霜、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通过乐曲的标题提示,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了相对应的自然中的物与景,从一景一物中摄取情感体验。

  当然在众多的演奏心理学书中大量地提到了“想象、联想”,这种方法也普遍地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无论是志在流水还是志在高山,都是想象的结果,它可以将人的乐感涌现出来,随时为表现音乐而服务,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高山和流水”并不是音乐表现的终极阶段,而是一个参照物,通过物的想象和启发,最终目的还是回归到人的“心境”上。

  宗白华针对上则故事评价说:‘知音’的人要深入地把握音乐结构和旋律里所潜伏的意义。主管虚构的意象往往是肤浅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作曲家不是模拟流水的声响和高山的形状,而是创造旋律来表达高山流水唤起的情操和深刻的思恕。

  因此,我们在感受音乐艺术中也会是我们的情感移易,受到改造,受到净化、深化和提高的作用。”当音乐艺术达到高级状态时,联想似乎显得越发的分散,内在感觉也逐渐变得模糊。

  宗白华继续说道:“愈进化愈高级的艺术,所凭借的物质材料愈减少……艺术本就是人类——艺术家精神生命的向外的发展,贯注到自然的物质中,使他精神化、理想化。”

  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对“想象”的观点与宗白华先生如出一辙:“处于演奏状态中的感觉尽可能简单些、淡化些、模糊些好。尤其进入美的创造时期,感觉明晰,则音乐肤浅;感觉模糊,则音乐生动。正所谓,在音乐里,想‘山’想‘水’而不得‘山水’,不想‘山水’而‘山水’自来。”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