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主页 > 古琴 > 古琴曲谱 >

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高清图片谱及曲目介绍

  《胡笳十八拍》这一曲传谱的渊源,有三个体系:(一)明初洪熙元年(1425)朱权神奇秘谱“大胡笳”一系,是浙派无词之谱,明代后期各琴谱所收录者,多与此同源。(二)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徐常遇《澄鉴堂琴谱》“十八拍”一系,也是无词之谱,但与《神奇秘谱》的大胡笳不同,以后清代各家琴谱所收传者,都与此一脉相承。(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孙丕显琴适《胡笳》一系,是唯一的有歌词之谱。

  这一曲的作者,也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后汉(194—206)蔡琰文姬所作。一说是唐代(742—763)董庭兰所作。前说见于文献者有:宋朱长文《琴史》蔡琰传,“世传胡笳乃文姬所作”。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引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并蔡琰作”。后说见于文献者有: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唐刘商胡笳曲序,“胡人思慕文姬,乃据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指董庭兰)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明代琴家如《神奇秘谱》、《浙音释字琴谱》、《西麓堂琴统》等,皆从后说。清代琴家如《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琴学尊闻》、《蕉庵琴谱》、《天闻阁琴谱》等皆从前说。但《乐府诗集》另外又引了一个材料说:“按蔡翼琴曲有大胡笳十八拍,沈辽集,世名‘沈家声’;小胡笳又有契声一拍共十九拍,谓之‘祝家声’,祝氏不详何代人”。同书又引李肇《国史》补曰,唐有董庭兰善沈声、祝声,盖大、小胡笳云。据这两个材料看,大、小胡笳都不是董庭兰所作,在董以前,就流行了一个沈辽集的大胡笳,祝氏传的小胡笳,所谓“沈家声”、“祝家声”,也不过是他们两家的弹法,换句话说,即是沈家的流派风格,祝家的流派风格,也并不能认为就是沈祝两人所作。而董庭兰只是兼善沈派大胡笳、祝派小胡笳,并经他将谱记出来了而已。

  这一曲的内容,据传统的解题说,是写蔡文姬一生遭遇乱离悲哀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汉书董祀妻传和另一个蔡琰别传有很详细的记载,大意是:“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博学有辩才,又妙于音律,六岁时,她父亲夜间弹琴,弦断了,她就能听知断的是第几弦。后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汉末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为王后。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王很重视她。曹操素与蔡邕交好,痛邕无嗣,遣使者以金璧赎文姬归汉,二子留胡中。归汉后她又再嫁陈留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一章原文是:‘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另一章原文是: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后人称为悲愤诗)。但是《琴适》中所传有歌词的胡笳谱,它的旁词并不是悲愤诗,而是“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的骚体词。这十八拍骚体词,在北宋时代才有传钞,南宋朱熹说是文姬本人所作,最近又经郭沫若先生考证,不但这篇词是文姬所作,胡笳曲也是文姬作的。

  这里是据《五知斋琴谱》的传本弹出整理的,是属于《澄鉴堂》《十八拍无词》一系的。可是五知斋虽不以词配音,仍然是将“我生之初”这篇骚体词附载曲前,它在凡例中说:“有文不能入音的琴曲,势必舍文以成音,但亦附载备览,使知古人遗意”。《五知斋谱》以旁注解说细致著称,这一曲和潇湘是其中更突出有更深入加工的曲操,它对这曲的处理办法,是以第一段作为序曲,指明要“末句弹得灵活才妙”。第二段才算起调,所以它在开始注一“起”字,并注明“末句是笳声”,强调“妙在懒进复要运用得好”,使第三段开始能紧接得势。它又在三段里面“添用了应带的手法”,来装饰“音韵丰采”,并指出这一段“字字都是笳声”,要求“句句弹得恬逸,点点达到舒畅”,就能有“难以形容的神妙”。自四至七段,必须委婉而又抒情,它在每段着重的提示出;四段以“缓作为主”;五段“是变音,全在左手取音灵活”;六段“句句起调,音促韵舒,缓作为妙”;七段“末两句要弹得实宕清健”。并又于各段中逐处加注了二十几个有关速度强弱虚实的旁注,这四段总共作了两次紧慢。八、九两段仍然是一慢一紧,十段则由紧到慢,用这种交互穿插的方法去取得极尽精微的哀怨声情。十一段泛音,稍作“收音”小结,使十二段好“另作起势”,能表达出忽逢汉使来迎喜得生还,内心激动变化的情感。十三段又用“顿挫游荡”的手法,显示出不能携子同归,去住两难,一喜一悲的心理。十四、十五两段,从紧密急促的节拍中,“运用顿挫、往来、游荡、灵活的手法,写出别子的悲哀”。特别指出“十四段六个泼剌,十五段六个齐撮和两句泛音,如同分袂永别的悲声”,必须“留神细心”地表达出来,有“使人心酸落泪”的效果。十六段用“跌宕”的技法弹出紧慢交错的音调,写归途上的矛盾心情。十七段用“入慢”收束的节奏,写回到祖国,追忆过去,思念胡儿的复杂情感。十八段要求“字字摹神,用心结束”,作怨气长留之势。我们必须按照它这些精分缕析的说明,顽强地去习练纯熟,自能得心应手而达成良好的演奏效果。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