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主页 > 古琴 > 古琴资讯 >

关于古琴的断纹

前几年,拍卖场上古琴的价格屡创新高,一些古玩爱好者们也编织起了古琴捡漏的梦想。隔三差五的,就有琴友带一张琴,宝贝似的,拿来要我鉴定。基本每次都是,琴从盒里拿出来一半,我就已看清了,那只不过是一张古玩市场上常见的仿断纹工艺琴而已,价格三五千,精明些的千儿八百也能买到。
 
 
这些仿古工艺琴做得有几分像,颜色古旧,漆面满是断纹。之所以能唬住一部分爱好者,大概就是因为这断纹吧。所谓断纹,就是琴表面的裂纹。古琴是由面板底板两片木板粘合而成,木胚完成后,还要在表面刮灰胎、髤漆。这厚厚的漆灰,就像给琴穿上了衣裳,它跟木胚的胀缩系数不同。
 
 
一张老琴,经历了几百年的四季温湿变化,再加上琴人的弹奏,漆灰就逐渐产生了裂纹。这裂纹本来是缺陷,可是在历代琴家、文人眼里,却成了宝贝的象征,断纹越多反而越珍贵。
 
古人把断纹的样式分成了很多种,裂的少而轻浅的是细纹断,常见于琴中段弦路外,最早出现。还有牛毛断、流水断,年代更久远的有蛇腹断、梅花断等,越久断纹越多。蛇腹断是较古的断纹形态,一道道,像蛇肚子上的花纹,因此而得名。
 
 
古人说,琴历经千载还会变成梅花断,裂纹圈圈相连,犹如毛笔勾勒的一朵朵梅花。不过,现今看来,梅花断在灰胎质量差些的明代琴中常见,唐代琴中反而罕见。看来,古人所说的梅花断这一点未必准确。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