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主页 > 古琴 > 古琴资讯 >

唐琴“九霄环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九霄环佩”琴,为唐代西蜀雷氏所斫,堪为传世唐琴之最。清末之际,此器曾为名琴家祝桐君弟子满洲叶赫那拉佛尼音布(亦名叶潜,佛鹤汀)所藏,其室名诗梦斋。1923年,此琴又为逊清宗室红豆馆主(溥侗)所得,后携至上海售与收藏家贵池刘世珩。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文物局以重金购自刘氏后人之手,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据传世唐琴来看,中唐、晚唐古琴的形制变化是浑厚之像逐渐减退,此琴比中唐琴更浑厚,故应定为盛唐器。

  此琴通长124.5厘米。原漆作黑色,琴面发小蛇腹间牛毛断纹,底上蛇腹纹大小不一。琴因残损,早年经朱漆修补多处,面上自项至七徽下的两侧裂痕,似为面板拼合之象。两肋通天断纹伤损,有重新粘合迹象,且有开裂,是经剖腹调音重修之证。今琴面及断纹间露栗壳色漆,经朱漆修补多处。修补处尚未见断纹,乃不及百年之证。脱漆处现鹿角灰胎及黄色葛布底。琴底项、腰两处原有圆棱,多经朱漆修补齐平。漆胎多处小有伤缺,岳山亦经后接。琴制为伏羲式,琴面浑厚呈半椭圆形,项腰作圆棱。据《五知斋琴谱》,其紫檀护轸装饰为清康熙间广陵徐祺所创,疑剖腹调音亦徐氏所为。

  此琴为伏羲式,琴面浑厚呈半椭圆形,项腰作圆棱。螺钿徽。龙池凤沼皆作扁圆形,其口沿镶桐木条一根,接口于左侧中部。琴面为桐木斫,色黄质松古。纳音作凹下圆沟,通贯于池沼之中。底为杉木制,于脱漆处可辨。紫檀岳尾,岳山横陈琴首之中。承露圆角,长如岳山。焦尾冠角较圆,结处较尖,其上凸雕灯草线两道。尾托冠角明显,做工圆润不露棱角。额下由轸池向外微坡。护轸里侧安装紫檀卷角填漆云雷纹套饰。足池装白玉雕花足1对,轸池用红木,有通天眼圆轸1副。

  琴背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4字,池下方刻细边方印,篆“包含”2字。池旁左刻“起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黄体书2行10字;右刻“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行书2行10字及“诗梦斋印”一方。在琴足上方刻“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苍海老龙吟。苏轼记”苏体书5行23字。凤沼上方刻小型椭圆印一,篆“三唐琴榭”4字;沼下方刻方印一,篆“楚园藏琴”4字。龙池内纳音左侧刻有1行楷书腹款:“开元癸丑三年斫”7字。琴名与大印同为最早的镌刻,题跋及腹款均系后刻。

  此琴指叩琴背音松润而有回响,按弹音温劲松透,丝弦散弹发金属弦音。号为“纯粹完美,九德兼全”。丝弦散弹发金属弦音,为传世唐琴之最。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