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指法 >

古筝演奏中左手的运用

  这里试举古筝演奏家曹正在弹奏《渔舟唱晚》名曲第一句的两个抬手动作,还可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谱)

  上例的“↑”处,表示左手离弦上抬,“↓”表示触弦颤音。这样处理,恰好有助于欢乐的渔民生活的表现。比起那种左手附弦移动,不是随音乐抑扬而起伏的按弦,更能表现“响彻彭蠡之滨”的“渔舟唱晚”声。

  下面谈谈左手的各种手法。

  所谓左手技巧,就是右手拨弹后左手制音的技巧,右手弹弦后,左手将弦的张力加强或放松,使右手弹出的音变成“颤、滑、按、打”的效果。因为改变弦的张力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左手将弦下按和放松,所以就把左手技巧总的叫按弦技巧。

  左手按弦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颤音。颤音是筝演奏中经常用到的。右手弹出的余音,左手将弦下压使其升高随即放松使其恢复,如此反复进行而形成间波。颤音很象弦乐上的揉弦,不同的是,在弦乐上是围绕音高,手指上下微动,使音高反复出现而形成音波。在筝上,则是在原来的音高基点上,下压——升高再恢复到原来音高,再下压升高再恢复如此反复进行而产生音波。试用图示:

  弦乐(图)

  筝(图)

  颤音通常有美化乐音、延长乐意、表现音乐、体现风格等作用。

  美化乐音。前面说过,颤音相当于弦乐上的揉弦,可以使乐音美化。曹正先生生动的把颤音比作油,把乐音比作菜,菜用油一炒,美味可口,乐音经过颤以润饰,优美动听。

  延长乐音。弹拨乐不同于弦乐,可以有任意的持续音,而筝上除摇指外,用单音连续,必然枯燥干涩,且连接效果差,如果加颤,则会起到好的效果,使人感到余味无穷,连绵不断,完美惬意。

  在表现音乐、体现风格方面,还有细腻的颤音、粗犷的颤音。特别是重颤音,极有特点。在表现忧心伤感一类音乐时,往往一个重颤音可催人泪下。有人说这个乐器揪人心,也正是有颤音等技巧而形成的一些特殊效果的原因。所谓重颤音,就是用力按弦和放松的辐度较一般颤音大。在谱面上以两道曲线表示。

  (谱)(河南筝曲《闺怨》)

  如果在一个上滑或下滑的音上加颤,又叫颤滑。这种颤滑也突出的代表了一种风格韵味。在河南筝曲中使用较多。

  (谱)

  二、滑音。滑音是左手将右手弹弦后的余音,下压或放松作出二度至小三度的滑奏,是左手的主要技巧。滑音是“以韵补声”的主要手段,而声韵又是体现各地不同风格的主要特征。

  滑音有以下三种:

  1、上滑音(谱):右手弹弦后或在弹弦同时,左手将弦下压产生不同时值的上滑音。一般来说滑音占原来音符的一半。如(谱)奏成(谱)奏成(谱)。

  这种滑音,在现代创作筝曲中较为常见,就是说不拘泥于某种地方风格和韵味,其记谱也较准确。在各地流派筝曲中的上滑音,其记谱和演奏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有时,虽然记谱一样,但实际上效果不大相同。如“(谱)”或“(谱)”,这是在la弦上的上滑音,在河南筝曲中就演奏成“(谱)”了,在山东筝曲中而演奏成“(谱)”,至于滑音的时值是几分音符,滑音的速度又是怎样,一概从谱子上看来出来。这只能从河南与山东的语言上去找答案。

  2、下滑音(谱):其演奏方法,是左手先压高某弦,右手弹奏后左手再松弦,产生下滑的效果,其时值情况与上滑音同。

  3、上下滑音结合使用形成的;回音和猱音。

  回音,就是在音符上标记“∽”符号,使这个音上滑到上方弦音高,再回到原音。如(谱)

  猱音,就是以“W”表示,与回音奏法相反,先下滑后再上滑。如(谱)

  三、按音。顾名思义,按音就是左手按出来的音,而不是筝弦列的自然定音,但它不包括fa、ci两音,而指原来音列中有却不用,另按其下方相邻弦使之升高的音,在谱上标以被按的弦音,并加圈作记。如“(谱)”就是用“mi”弦按奏出“so”的,而不弹原有的“so”弦很象二胡上,空弦往往一用,而用按出的同度音代替,这种按音,实际上是为了充分满足风格的需要而形成的。大凡在按音上,总是带着微小的上滑音,使人听起来,不仅是一个乐音,而且是风格性很强的一个音,滑音往往不被人注意。如果不用按音,用弦列音,就会是干巴巴,至于风格韵味就更谈不到了。

  如山东筝曲《书韵》

  (谱)

  四、打音。打音也称点音,是快速的短促的下滑音,一般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或模拟某种自然效果。就是在右手弹弦的同时,左手快速有弦上轻按,按后迅速离开。其符号以“↓”或“V”表示。这种打音在潇洒流畅的潮州筝曲中用得较多。

  如:(谱)(潮州筝曲《秋思》)

  也有表现鸟鸣的:(谱)(河南筝曲《唧唧咕》)

  筝这个乐器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被历史所淘汰,就是因为有颤、滑、按、打这些为任何乐器所不能代替的独特技巧。解放以来,虽然双手拨弹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但是决不能对左手按弦技巧有丝毫轻视。前者只是作为后者的对衬而存在,前者是绿叶,后者才是红花。左手技术的丰富和发展,筝才由秦地流传到全车各地和亚洲不少国家,形成现在的河南、山东、潮洲、武林、蒙古、福建、客家等流派。从笔者的艺术实践中,也证明了左手技巧对形成流派的作用。25年前全国古筝专业学生学习曲目,已故著名筝教育王巽之谈古筝筝流派时说,“陕西派多抒情”(见1962年文汇报)说明了古筝弹奏婉转悠扬的陕西音调是恰到好处的,也是左手技巧得到了充分发挥的原因。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