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谈古吴地区筝世问题 金陵筝史

  唐代是中华文出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古筝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个时期内,诗人以筝为题材吟咏的唐诗屡见不鲜,仅从随处可见的筝诗就有一百数十首之多。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弹筝技艺、乐曲表现、构造用材、乐器美称、流传情况,乃至对筝的艺术感受都作了酣畅尽致的描述。如:白居易的“磐萧筝奋进相蹲,去弹吹声而,……玲珑箜篌谢好筝”(《霓裳羽衣曲》);卢纶的“出柬仍有钢筝随”(《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李白的“清筝何级统,度曲绿云垂”(《邯郸南事观妓》);殷尧藩的“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般情”(《闻筝歌》);王昌龄的“高调呜筝缓夜坐”(《青楼怨》)”;等等,都是我国古筝艺术在唐代发展史上的有力佐证和光辉的一页。但在这光辉的一页中涉及与金陵,或吴地古筝方面的文字只有一鳞半爪。(宋、元朝的情况也相似,下不另赘)

  那么唐代金陵筝况到底如何呢?一时还缺乏更多的资料来陈述,但只须用辩证地、推理地、承前启后的方法来论述,方可印证其结果。

  一,被称之为南朝礼乐故都的南京是“清商乐”的发祥地,这些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族和本地区社会生活土壤之中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气派和本地文化的特征,也最有持久传承的生命力,所以地直接地影响着后世的诗、歌、乐的创作。南朝乐府的《清商曲辞》对齐梁间纯文学观念的产生。宋词风格的形成,以及此后的古吴地区的诗歌风韵的保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具有江南风韵的“吴声歌、江南弄之《秦筝曲》、倚歌是长期流传于民问,人民喜闻乐见的筝歌(弹唱)、筝舞,岂能因政治中心的转移而绝响筝声呢?!

  其二,当时风靡盛行的秦楼、楚馆、歌台、舞激,通及全国大小部邑,豪门、官邸的酒宴乐事频频,金陵古都当然不会是一方净土。五代顾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南唐周文知所绘的《合乐图》;李白诗“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玩月金陵城西孙越酒楼》);杜牧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泊秦淮》)等,都充分地反映了当年金陵音乐的发达和繁盛。在唐代有乐,必会有筝存在。

  其三,从唐人诗词中的片言只字,也可见其一斑,得以印证。如:傅温的“水似吴娃花弄筝”;刘禹锡的“清筝促桂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夜闻商人船上筝》)。陆龟金的“邻月动哀筝”(《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张乔的“江月远船筝”(《送人归江南》);项斯的“筝声多在船”(《夜泊淮阴》);以及晚年隐居句容(南京郊县)茅山的唐诗人顾况的有关筝诗。从以上的诗句中可见,在长江下游的水乡仅筝与船的联系就如此之多,那么当时筝在该地区的流行程度之广就可想象而知了。

  宋元时代,因唐末五代十国长达五十余年的混乱争战和宋代时经宋、金战争对建康城的大面积破坏,给金陵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身怀技艺的那些具有民族意识的庶士文人(先朝遗民),或退守田园,或隐道山林,使金陵的文化艺术两度处于低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筝艺的发展。古筝在这低潮中虽末绝响,但也不是随处可得的乐器了。从欧阳修的诗句“不听哀筝二十年”中便可见这,点。因此,这时期对筝的记载寥寥无几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这个时期里,白子时局的动荡,那些不以国家危亡为念的官宦官商与怀才不遇、优国忧民的文人才子把古吴地区作为闲游寄情的地方,同时也就成为民间艺人卖艺的最好去处。当时金陵就有乐判、清乐、吟体、队舞等十多个“社会”[注五],当然更多的是参加不了“社会”的“赶趁人”和“路歧人”[注六]。这些民间艺人对古吴地区文化艺术的传播和继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如:南宋建炎年间的江南吴地山歌《月儿弯弯照九洲》,以质扑、优美的曲调一直流传至今。古筝在古吴地区的流传也是如此。

  宋代善创新曲的著名词曲家苏拭的《水调歌头》词、《扬州则、《黄蒙吟》等曲当年在金陵、吴地都非会流行。他在江南下的“忽 闻江上弄哀筝”(词《江城子》),“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终云营水”(《水龙吟》)等。有关古筝艺术的描写,部说明了古筝在古吴地区仍然流传。另外,宋岳飞的“欲将心事件瑶筝。知青少,弦断有难听?”(词《小重山》)宋·陆游诗“感事镜写悲独舞,寄意筝雁恨。情飞”,元·陈粮的“燕姬十五名酒楼,弹筝唱歌折杨柳”(《送方叔高之官》);元·萨都剌(元代少数民族诗人,青年时代在南京做官)的“扬州袅袅红楼会,玉笋银筝响风雨”(鬻女谣》);盛从周的“支荷香,新雨池塘。……弦漫理,鸟筝雁行”(《夏景》);元·张小山的“清风江上筝”(《渡扬子江》);以及宋元间的,野史、小说、杂剧、散曲等中以筝为题材的章句也可作以佐证。这虽非能展宋元时期古筝在古吴地区之全貌。但亦能说明其概况了。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鼎金陵,改集庆为应天(今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朱洪武为了点缀、充实南京的富庶繁盛,还强迫大量的南京元代遗民迫迁云南等地,并从南方九个省和南京周围的三个洲十五个府调入数万商贾窗户、手工业区和艺人,大部分集中在秦淮河畔。自此,王公贵戚、豪商巨富的府第晖宅比比皆是;秦淮河畔舞谢歌台、琼楼玉阁极尽东南豪奢;官妓、(又称:乐户)名媛终日新妆艳级、招接游客;茶肆酒楼,丝竹阵阵,灯红酒绿,一批贵族官宦整日醉生梦死,沉沦酒色之中。“六朝金粉,艳说当年,南都烟花,盛传明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此曾有一段极为精采的秦淮月色的描写:“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深,更有那细吹细歌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魂。两边房里住家女郎,穿了细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之如阁苑仙人。瑶宫仙女”。《桃花扇》中第17出《渔灯儿》词云:“看一片秣陵(南京之别称)春,烟水消魂,借着些笙歌裙屐醉斜曛”。及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一幅明代《南朝繁会图》,在一丈有余的长卷上竟出现金陵城南109种商店招牌和“杂耍把戏”、“小曲演唱”、“卜卦命馆”等1000多个人物,商贾云集、熙熙攘攘,都反映了当时的金陵呈现出一派畸形的繁华。明末著名爱国诗人顾梦在《秦淮夕泛》中写道:“落日淡生烟,波明影碧天。人来花槛里,洒出板桥边。杨柳风千树,笙歌月一船。十年重对此,回首各凄然。”生动地描写了秦淮的繁华景色,最后一句即是对这种畸形发展隐隐怨恨之感概。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