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乐器,源于秦而盛于唐;因此筝又被称知为秦筝。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秦筝渐渐南移,跟当地的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其中河南筝派是较大流派之一。河南筝的民族特殊在于,它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语言,高亢粗犷、明朗谐趣。河南筝的传统曲目大多是以“板头曲”改编而来,而曹东扶先生又是其代表人物,《陈杏员和番》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乐曲主要演奏风格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而左手注重的是大幅度的揉颤。河南筝的音乐表现形式很富有戏剧性,也是很有其特殊效果的。
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乐器,筝,又被称为秦筝、古筝。称为秦筝,是因为它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秦朝(今陕西地区);称为古筝,就如七弦琴被称作古琴一样,是因为它历史悠久。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秦筝也逐渐南移,跟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合,结果形成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流派,河南筝派是较大的流派之一,河南筝的传统曲目多半是以“板头曲”改编而来,板头曲是从河南民间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古代器乐曲。开封是北宋京城,到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以建都200多年,唐代宫廷燕乐南渡以后流入民间,鼓吹乐进入婚丧嫁娶成了民间礼仪乐,弦索弹拨曲和民间曲艺相结合,经历代艺人口手相授一直在中原民间流传,艺人称之为板头曲。演奏时由一人打板,数人演奏。它是用弹拨乐器三弦、琵琶、古筝、扬琴及瓷盅、洞箫、龟甲壳(代磬)、软弓、檀板、二弦(嗡子)演奏的器乐合奏或独奏曲.
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十分严谨、规整,我国许多民间器乐曲一样,都是八板体。大曲子68板,小曲子34板。全部曲子速度分快、中、慢三类、慢板和中板每小节第一拍为“板”,第二拍为“眼”,快板则每拍即为一板,快板则每板即为一板。过去,民间对68板的大曲子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以八板,也就是八小节为一个乐句,前两个八板叫双盘头,双盘头后的两个八板为一叠,共有三叠,三叠加双盘头,再加春、夏、秋、冬四季变理阴阳。这样计算下来正好是68板。
河南筝是以曹东扶先生为代表,因为他整理了大量的河南板头曲为优秀筝曲目。他继承和发展了“河南板头曲”这一曲式形式,根据板头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把板头曲的演奏归纳为喜、怒、哀、乐、刚、柔、明、暗、内、外、虚、实、渐强、渐弱、含蓄等诸方面,不仅更加丰富了韵味,而且流畅了旋律。河南曹派弹筝讲究:“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推揉按颤自悠然。名小扎桩手腕弓,倒剔正打更轻松。结合左手揉按滑,大指密摇持久性。”的这一特有的演奏技法,也使得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创新。并且他还在乐曲中还使用了几个极具其风格的特性音。音高一直持续到音的末尾。这几个音分别为4“凡”7“ ”、5“六”、i“ ”。4音和7音多为颤音,在按弦的音高上个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它们的原位音高,另一种是用它们的按变音。在运用按变音时,4音和7音的音高分别接近其上方二度的音,即5音和1音。但在5音和1音不是等音,低于5音和1音。4、7两音的按变音在吟弦时,都有音高的变化。7音在吟弦过程中,开始音头的音高接近1音,随着音符时值的延长,音高呈下滑趋势,滑向7音的本位音,到达音的末尾,又回到了原来音头的音高,音尾的音高只在瞬间一带而过。4音和7音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4音在吟弦时,音头的音高接近5音,吟弦过程中也有逐渐下滑的趋势,滑向#4这个高音,一直持续到音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