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古筝音乐心理治疗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提起“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不打针、不吃药,或者是明眸善睐的女子,或者是英俊伟岸的男人。这样的理解虽然也未尝不可,但毕竟非常的狭隘与偏颇。因为长得高大威猛之人不一定就能说其人健康,身有残疾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废物。“健康”不仅仅指生理的某种状态,更多的时候倒是指一种心理的情况。心灵的健康远胜于生理的健康。光有好的身体,没有健全的心灵,说得轻些是“寡人有疾”,说得重些是“行尸走肉”,套有一句现代诗就是:“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克不容缓。

  本人是古筝音乐教师,出于职业的习惯,在教学之余,也就非常注意思考音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时常追问音乐应该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仅为抛砖之用,希冀能引来他山之玉。

  无论中西,音乐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据《山海经》记载:“帝俊有字八人,是始为歌舞。”这说明中国的音乐艺术可以追溯到三黄五帝的时代。《世本》可以为证:“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中国是礼乐之邦,音乐艺术很早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完成《诗学》的时候,中国的荀子也写出了《乐论》。这本书也是中国最早最专业的艺术文献,其中对“音乐”这一概念有着精辟的解释: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思,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荀子•乐论》)

  音乐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古人认为音乐可以把人类的肉体、精神以及感情三者融合起来,音乐可以透入到人们的意识中,达到文字及触觉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到音乐对大自然的发展及对人类生活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就摸索着利用音乐的积极作用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矫正身心上之缺陷。这种用音乐来养生的方法在医学上通称为音乐疗法。

  可以说,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那么,音乐为何能有如此功效呢?这是因为,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能使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能安定情绪,增加注意力,增强患者生活情趣,有利于心身健康的恢复。音乐治疗可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节奏鲜明的音乐具有兴奋作用,使人精神振奋;节奏缓慢、优雅的音乐具有镇痛、降压、镇静及调节情绪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音乐能养生治病也有依据。音乐心理治疗瑞典学派的创始人庞德维奇仔细研究了心理共鸣理论,认为音乐通过音响的和声系统反映了某些原始形式的精神生活,和缓而平稳的音乐使人安慰,而宏亮、欢快的音乐则使人激动、振奋。另有人研究音乐与情绪的关系证明,徐缓的大调忧郁、悲切、苦闷、伤感、凄凉使人感到忧伤,快速的小调内含激情、焦虑不安、惊慌、不宁、凶狠、危急,易使人愤怒,快速的大调则欢腾、愉快、喜悦、富有朝气,能使人感到愉快。研究表明正确的音乐既能消除病人的不良体验,也能扩大其能享受到的感觉和体验的领域,还能使听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结构得以提高。

  根据音乐疗法的原理,我们可以把它创造性地用在对学生音乐教育中。其理由是:首先,对未成年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一个形成发展的最初阶段,奠定一个良好的身心基础对于后来的情商和智商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对于成年的学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竞争压力巨大,特别对于多数久居国外的华侨长期处于单调乏味的餐馆工作,对于来自外部世界的不良因素的抵御能力不够,精神上容易受到伤害,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从精神创伤中早日康复过来。最后,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养成用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他们人格完善非常有利。

  当然,把音乐疗法用于教育中的时候,首先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那些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就易灰心丧气的学生,建议多听一些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的音乐,如《步步高》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学生的性格,能使他们陶冶性情,奋进向上。

  对于平时性急易怒的同学,可推荐《汉宫秋月》,等,这些曲目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正好可克这些同学心中无名之“火”,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