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是说筝是女性专有的乐器,笔者的意思是说,古筝作为悠久历史的古乐,就要批判地继承古典筝乐所追求的典雅、写意、抒情的美学意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筝属于音乐表演的听觉艺术。演奏者必须充满感情,着意去表现在特定环境的人的思想感情。才能以情感人,声情并茂。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演奏者要弄通生活与艺术塑造之间的关系,艺术反映生活,不是生活本身,她是虚拟的。人们在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是刻骨铭心的,而艺术表演的悲欢离合却是暂时有限度的。
思维能力是对感情的抒发、技术的运用和发挥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试想,一个演奏者为表演一首悲怆的乐曲在台上痛哭流涕,失去应有的控制能力,岂不是大煞风景。因此在表演中无“我”不行,完全忘“我”也不行。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作用。
技术娴熟运用
技术在演奏中是体现为操作能力,是古筝演奏实践的基础。它包括演奏技术、分析技术、写作技术。演奏技术的力学理论基础,是运动生物力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演奏者制定合适的技术标准,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通过对力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训练的程序,并为演奏技术中每个细节操作提出科学的解释。
分析技术指的是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这离不开美学思想的指导以及曲式、调式、和声、复调等技术基础,这涉及到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准确地把握音乐的内容和风格,是演奏者有的放矢地设计技术布局的必要条件。可以这样说,深刻的理解乐曲对保证演奏艺术的质量至关重要,前者为后者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充份的活力。
谈到写作技术,历史成功的作品,几乎都出自筝家的手笔。不断涌现新的优秀作品是筝艺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要督促学生加强作曲基础课的学习,使更多的作品涌现在古筝演奏家的面前。
总而言之,技术是操作能力、逻辑是思维能力,历史是知识和观点。三者是完整的统一体,这是笔者的设想,也是笔者对古筝教学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