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代有几则资料。
1、李莹《读离骚题辞》:
按就银筝几断肠,歌成玉树都流涕。
2、尤侗《读离骚序》:
亦谁作者各有深意,在秦筝之外。
尤侗与李莹都是清初人。尤侗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上引所说北剧(实指秦腔)用筝的情况。到了后来,王墅就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情况。
3、王墅《拜针楼序》:
骚人……每多抑郁,抚匣剑以悲歌,妙解音声,顾银筝而制曲。
4、刘清江《百宝箱传奇题辞》:
是谁歌馆作班头,珠箔银筝夜未收。
按:清初,由于秦腔深入人心,不少剧作家,纷纷将秦腔剧改编移植成昆曲传奇。所以才有上述诸论。
5、周大枢《隆福寺观市一百韵》中写道:
琵琶筝笛萧笙竽,就中青幕红氍氍。(王旭《湖海诗传》卷十五,页362)
氍氍即氍毹,毛织的地毯。明清两代,凡有堂会演戏均在这种毛织的地毯上,因而成为这一时期堂会演戏的代称。而筝作为秦腔的伴奏乐器,于此也作为证明。
6、屈复《百砚铭•附录》对联三则:
① 新称笙箫追魏曲;古传雄壮属秦声。
② 缶筝有俗歌依旧;丝竹方知谢自然。
③ 后之观今今之视昔虽弊冠粗服善恶分明便是兴观群怨;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叩缶弹筝歌呼俚俗自然角徵宫商。
屈复是清康乾时著名诗人,籍贯陕西蒲城。布衣。著述丰富,上三联均为他给蒲城尧山圣母庙戏楼清明唱戏时所写。他的《东岳庙赛神诗》与《东岳庙乐楼纳凉》也可作证。
7、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
(大小金川军中唱秦腔)“杂筝杷、音调凄凉,闻者泣下”。
8、徐元九《秦云撷英小谱•题词》十首之一:
钟吕筝琶杂赏音,风怀跌宕寄高吟。
《秦云撷英小谱》是翰林学士、江南才子严长明。乾隆四十一年(1776)随毕秋帆来陕。该书是他关于秦腔的一部著作。所写筝、琶自然指秦腔伴奏乐器了。徐元九是同严长明一起来的学者,曾出任周至县令。所写都是大小金川战事中的活动。关于大小金川战争中有秦腔艺人与秦腔剧临场作戏,慰问演出的情况,曾殉金川难的内阁中书赵文哲(字升之,号璞函,上海人)《追溯用兵簸末》也写道:“徵调传相羹”, “徵调雁语筝”。(《湖海诗传》卷二十六,节第699页)
9、葵圃居士《缀白裘十二集序》: “曲别有音,调叶银筝、檀板”,是针对秦腔说的了。
《缀白裘》是乾隆年间编印的一部戏曲选集。第六、十二两集全收当时花部戏曲,其中不少为秦腔。自然,这里所说“曲别有音,调叶银筝、檀板”,是针对秦腔说的了。
10、吴长元《孟九儿赞》:
一声檀板出倾城,扇底相看别有情。筝阮调高蛙漏促,踏摇娘苦月三更。
这首咏秦腔演员的,也告诉我们筝在秦腔中的地位。
清代此类记载甚多,就不再引了。因为上引诸条,已足以明秦筝是秦腔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