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魏军【秦筝源流三证—质疑筝源于】

  劳动创造财富、文明、艺术。在千年的文化艺术史上,一件乐器的诞生,都会在历史的记载中留下痕迹。民族乐器的产生与当地民族群体的劳动生活密不可分。乐器的产生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创造,人们用乐器抒发自己的感情,创造文明。比如筝的诞生,开始就与秦族群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筝的整个衍化变革过程都与秦人有关,这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晰。筝弹奏的乐曲风格粗犷,一直受秦民族喜爱。其发展过程为从秦民间来,到秦宫廷去,后又散落到秦民族中间。

  综上所述,浙江绍兴306号墓出土的两件铜铸乐器以及江西贵溪县仙水崖墓出土的两件十三弦乐器,从发掘年代上、乐器的起源上、定名上,都不足以说明是筝。笔者归纳本文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几点质疑以及所涉及的琴、瑟、筝三件乐器的互证,认为这三件弹拨乐器各有从属,筝从竹,而琴、瑟从木,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同形不同祖。我们对上古留下的乐器应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而不能以与它相差千年的隋唐十三弦筝的型制去解释,更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审视春秋时期出土的两件十三弦乐器。所以,笔者认为,仙水崖墓出土的经考古学家认定的两件“琴或十三弦木琴”源于琴瑟类,用现在的眼光看,可以称之为“似筝的十三弦木琴”。

  注释:

  (1) 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2) 《古今图书集成》第七三八册·第一佰三卷。中华书局,雍正四年1726年,活字排版线装本

  (3) (元)马瑞临《文献通考》(全二册),卷一百三十七o乐考十,北京:中华书局,1991

  (4) (南宋)张炎。《词源注》“徐”字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998年重印(P1076)

  《汉语大词典》 “徐”字条.罗竹风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P979)

  (5) (汉)应劭。《风俗通义校注》卷六。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参考文献:

  [1] 徐中舒.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670.

  [2] 司马迁.传世藏书·史库·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北京: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337

  [3] 传世藏书·春秋左传注疏[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北京: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469.

  [4] 司马迁.传世藏书·史库·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北京: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441.

  [5] [11] 桑弘羊.盐铁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1975.263.

  [6] 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7] 二十五别史·世本作篇之“神农”[M]. 济南:齐鲁书社,2000 .64.

  [8] 司马迁.传世藏书·史库·史记·二十六史(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北京: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208.

  [9] 胡奇先,方环海.十三经注疏《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601.

  [10] 刘歆.传世藏书·子库·西京杂记第三. [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北京: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6.

  [12] 司马迁.传世藏书·史库·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北:京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648.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Z].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468。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