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疆石窟壁画的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随着丝绸之路和佛教文化的东渐而传播,首先从印度传播到新疆。目前我们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中的凤首箜篌主要见于第47窟(4世纪);第92窟(4世纪);第58窟(8世纪),其中以第47窟的凤首箜篌为代表(图3)。
图3 克孜尔第47窟中的凤首箜篌 公元四世纪:
凤首箜篌与竖箜篌不同之处在于:竖箜篌的形状是竖抱,琴弦是竖向排列,双手弹奏;凤首箜篌则是将琴斜向横挟于左胁之下,使琴弦横向(或稍有倾斜)平列,用一只手弹奏,这是最典型的弓形演奏形式。
此外,在新疆石窟中也见有竖抱(或倾斜)的弓形凤首箜篌演奏形式。其中有森木塞姆中的第48窟(6世纪);克孜尔中的第8窟(7世纪);第80窟(7世纪)和第99窟(8世纪)均有箜篌演奏形式。而柏孜克里克第48窟(10世纪)的凤首箜篌弦数最清楚,是十根弦(图4)。[2]
图4 柏孜克里克第48窟中的凤首箜篌 公元十世纪:
三、敦煌石窟壁画的凤首箜篌
然后,凤首箜篌传入甘肃,在敦煌壁画中我们所看到的凤首箜篌其形制大致相同,具体有初唐335、中唐134晚唐12、14、54、85、107、138、141、148、161、五代22、61、146、36l、宋代327,元代465等。有些洞窟中不止是一幅演奏凤首箜篌的图像,而是好几个。如12窟中有两个,14窟中有两个,85窟中有三个。从调查结果看,这种乐器图像较之竖箜篌、琵琶等乐器出现得晚,最早始见于唐代壁画中,直至元代壁画中尤存,但晚唐壁画中出现最多。壁画中演奏这些乐器的均为飞天伎乐和经变乐队中的乐工。其演奏方法基本相同,多以左手持琴颈,以右手指弹弦。
敦煌石窟第465窟中,画面内容是窟顶东坡阿闳佛周围众多的赴会听法菩萨,神态恬静优美。其中的两身飞天伎乐,肌肤莹润似玉,仪态俊秀,坐于莲花之上。手心足掌皆涂朱色,色彩淡雅,线条劲健,其形象深受印度、尼伯尔一带佛教造像的影响。
菩萨所持之琴,为四弦弯琴,属“凤首弯琴”和“凤首箜篌”之类,但琴头无凤首装饰,而呈卷曲状。琴颈细长,弯曲成弓形,音箱弯如勺状,黑色,共鸣体较小。面板上有缚手,斜引四弦,无品位(图5)。[3](文/周菁葆)
图5 莫高窟第465窟中的凤首箜篌(元代):
四、缅甸的凤首箜篌
爪哇也出了第10世纪演奏凤首箜篌的印度文艺女神莎拉丝娃蒂铜像,有七个轴。东埔寨第12世纪的安可通宫殿,泰国的克米尔风,中国汉文称为”真腊”。佛寺和缅甸诸多佛寺都有此乐器形像,可见它和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叨。另外有趣的是古代缅甸地区的骠国在唐朝时进贡乐舞,其乐队中也有凤首箜篌的记载。但是从第17世纪之后,这件乐器在南亚和东南亚已经消失,只有在极少的少数民族中和在缅甸留存。居帜面甸和泰国北部的克伦族和蒙族有以方盒子为共鸣箱的凤首箜篌,五至七弦接到颈上的轴,有的称突纳克有的称纳登,是男子唱情歌的伴奏乐器(图6)。
图6 现代缅甸的凤首箜篌演奏:
至於缅甸本部,凤首箜篌则一直盛行,还是他们民族的象征。缅甸凤首箜篌原名“桑恩”(竖琴),或“桑恩稿”,即“弯曲之竖琴”。它以樟木制成船型的共鸣箱,其前端被称为礼冠,礼冠上端突出的一点被称为猴头,尾部突出的椭圆片则被称为眼睛蛇罩。箱面蒙以雌鹿皮,上开四小出音孔,被认为是纳神之音孔,颈以金合欢属植物弯形根为材,从箱体一端朝上伸出而内弯,末端稍扩大呈叶状,是佛教菩提树的象徵。革面的当中置一细长木制覆手,各弦捆於其小孔,再接到颈的下半节,但不用轴,而用红粗绳捆扎,多余的绳则下垂形成流苏。弦以丝为材,现今也用尼龙。通体漆红、金、黑诸色,镶有玛瑙,又刻有象征性的图案。奏时将乐器置於腿上,右肘靠箱体,颈处於身体的另一方,以右手姆指和食指弹弦,以左手姆指在必要时压弦变音(图7)。
图7 缅甸大型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是公元五百年前后从印度东南部随佛教传到缅甸。除了用於佛事,也受贵族们的宠爱,在宫中演奏,被视为是民族的象征,国王和贵族会奏的大有人在,宫中最佳的专用琴手被称为是“天仙乐师”。连其民间信仰所尊崇的三十七个那神之中,都有两个是能手。人们相信那神能保护人畜平安,是佛教之前就存在的地方泛灵教。此乐器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近代亚洲唯一著名的凤首箜篌。现在主要的功用是伴奏艺术歌曲,但也发展出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