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主页 > 箜篌 > 箜篌百科 >

箜篌故事:凤首丝绸之路上的凤首箜篌

  一、印度的凤首箜篌

  在印度悠久的历史上,维纳(Vina)这一词语用以表示各种形制完全不同的乐器:如凤首箜篌和所有的弦乐器。根据图象资料看,最古老的形制是凤首箜篌。据史料看,该乐器由梵天的儿子那罗陀发明。那罗陀,这位神与人之间的使者,被尊为德瓦乾闼婆(天神)或乾闼婆拉甲(天乐之王)。有关维纳琴的最早文献资料出自中吠陀时代(公元前6世纪),主要源出自《梵书》。《耶摩尼梵书》是这样描述维纳琴的:它有七根琴弦、一个琴颈、一条背带、一个蒙有兽皮的琴身,上有音孔数个,另有一个拨子。这儿的两个术语“琴颈”和“琴身”指弯曲的弦柱和展开并凿空的、充作共鸣体的尾部。因为该乐器要用10个手指来演奏,所以,E·尼耶胡伊斯(在1976年)认为,这是一种凤首箜篌。该观点为其他研究家所承认。在中吠陀时代的文献中,除了维纳这一词语外,还有一种乐器名称,叫“瓦纳”。这两个概念无疑具有极为近似的含义。萨雅纳在其对《爱达罗氏阿兰若书》所作的注解中证实了这一点。他解释说:“人们用瓦纳来称呼大型的凤首箜篌。”

  《乐舞论》对弦鸣乐器作有较为细致的论述。其中提到四种不同的木制弦乐器:两种是主要的,即九根弦的维帕西(vipanci,大多用拨子演奏)和七根弦的西特拉(citra,用手指弹拨);还有两种是“从属的”,即卡恰皮(kacchapi)和戈萨卡(ghosaka),它们可能只起伴奏作用,所以被列为二等乐器。

  维帕西维纳琴和西特拉维纳琴大概是凤首箜篌。《乐舞论》对这种凤首箜篌的演奏技巧还作有精彩的描述。其中提到十种不同的指法:用小指和拇指弹拨一根弦,称作“普斯帕”(pusa),同时触及第二根弦,称作“卡拉”(kala);如果左手按住一弦,右手弹拨之称作“塔拉”(tala);“尼斯科蒂塔”(niskotita)意为用左手拇指拨弦;“温姆尔斯塔”(unmrsta)意为用左手食指勾弦;如果所有手指都拨一根弦,称作“雷帕”(reloha),如果在进行“塔拉”动作时,再击奏该弦的下部,称作“阿努斯瓦尼塔”(anusvanita)。如果某弦在一个长音节时奏响,称作“宾杜”(bindu);由右手小指和拇指作下行运动并击弦三次构成的。

  指法称作“阿瓦姆尔斯塔”(avamrsta);最后一种,断开或连着作上述击奏,称作“阿努班达”(anubandha)。这十种指法足以说明,凤首箜篌在印度古代就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演奏技巧。

  古印度的这种凤首箜篌的存在年限至少能够回溯到吠陀时代,甚至可以回溯到印度河文化时代。可以再一次把这种凤首箜篌与公元前3000纪苏美尔(古代南巴比伦)的和埃及的相应乐器联系起来。从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雕刻中经常出现这种凤首箜篌,但是到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人们已不在使用这种凤首箜篌此后,但此后,它却出现在后印度地区。譬如吴哥的浮雕上有它的形象,在缅甸,直到近期还被演奏。从其外形上看,古印度的凤首箜篌使人想到一把平弓,该弓的反面嵌入船形的共鸣体内。各种图象显示了该竖琴有各种形制,它的位置也说明有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大部分是坐着演奏。在列队行进时,演奏者用皮带系住竖琴,并挎在胸前。根据现有的图象得知,凤首箜篌的琴弦为五根、七根、九根、十根,甚至更多。大部分图象都不很清楚,以致无法从中找出确实可靠的证明资料。我们只能推测,所张弦数多者用拨子演奏,弦数少者(七弦或五弦)主要用手指弹拨。为防止绕在琴颈上的弦滑脱,古埃及的弓形竖箜篌上常常有一种弦柱栓,而古印度的却没有。

  如上所述,凤首箜篌是健陀罗王用以伴奏其唱诵的乐器。它也是一件在古代演奏舞蹈音乐和娱乐音乐的主要乐器。它既是独奏乐器,又是伴奏乐器,也是乐队乐器。在笈多王朝时,从佛教到印度教的过渡已十分明显。当时,除了古老的凤首箜篌外,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其他形制的维纳琴。尽管如此,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凤首箜篌仍然受到偏爱。以当时的钱币为例:钱币上刻有沙摩陀罗笈多王奏着凤首箜篌在赞颂佛陀的图象。[1]

  与此相关的还应提到三角形竖箜篌。它的始源既非在希腊,也非在埃及,而是在美索不达米亚。从在印度能见到的所有有关图象看,该乐器都有充作共鸣体的木制三角琴身。在靠近几乎成直角或锐角的琴身下端凸出一个弦柱。照马塞尔·杜布瓦(见《印度古代的音乐和乐器》)的说法,这种三角形竖箜篌是随着穆斯林才出现在印度的,该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公元1——2世纪时,健陀罗已有这种乐器了。

  图1 印度玛图拉浮雕上的凤首箜篌,公元1世纪:

  南亚印度半岛最早的凤首箜篌图像出现於公元前第2世纪。一直到公元第7世纪它都受印度佛教王朝喜爱,也是佛教美术中的宠儿,浮雕极多(图1),佛教文学里也有记载。古代的印度称各种弦鸣乐器为“维那”,但从第6世纪之后,凤首箜篌在南亚逐渐消失。现代印度系的乐器里,根本没有凤首箜篌。

  古印度的凤首箜篌共鸣体有如一只船,其颈从体箱一端弯曲伸出如弓。所以有“船型箜篌”或“弓型箜篌”的别称,正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所描述的凤首箜篌,但不一定有凤首的装饰。这种乐器的弦数不定。图像显示奏者席地而坐,以左手持乐器,以右手手指弹弦;但也有立奏,并以双手弹弦的。这大概是受到中亚角式竖箜篌奏法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播,凤首箜篌到达了东南亚许多地方。远在中爪哇,建於第9世纪的佛教圣地波罗普渡(Borobudur)的浮雕就有很清晰的形象(第二层第五十二图),甚至於可以算出十一个接弦的轴(图2 )。

  图2 中爪哇波罗普渡浮雕上的凤首箜篌,公元9世纪: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