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声乐套曲《南水北调》:水含情 乐载道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首先,在旋律的写作上,《溜溜球》《故土难离》《清水姑娘》《大碗茶里的知心话》等在运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创作技法的融合上,旨趣和策略也各有特色。它们分别借助了儿歌、民歌、戏曲韵白等民族音乐元素,《老刘》《大碗茶里的知心话》等在方言声调处理的运腔写作上技术纯熟。其次,在交响性的呈现上,整部作品结构严谨而不拘谨,序曲和尾声的旋律写作和配器运用,充分展现出作曲家在音乐表现上的意图。这保证了套曲首尾在对管弦乐音响色彩的开掘上能够极尽能事的同时,又有别于音响实验。在面对如此大型的创作命题时,序曲《水调歌头》的音响呈现具备表现意图的内在支撑,两者构成了互为因果的动态平衡。尾声《绿水青山》采用回旋奏鸣曲曲式写成,结构宏大,音乐上的主题材料与序曲《水调歌头》遥相呼应。除此之外,作品在合唱部分也充分注意了艺术性和交响性,合唱队和乐队在音乐的表现上不再是卡拉OK般的呈现方式。最后,在歌词的写作上,《南水北调》最显著的特点是内涵的深刻性、审美的普适性和语言的多样性。《溜溜球》中用“高楼撞了蓝天的腰……快给那雾霾戴口罩”的儿歌形式,借孩童之口引出了城市发展中的现代性与人和自然的矛盾。整部作品在抒情性的表达上重叙述、轻说理、少粉饰,用更接近生活的原生形态和丰富多彩的笔调,使歌词有意义、有意味、有趣味,从而更加靠近艺术的本质,基本符合大众审美的普适性特点。此外,歌词创作在对艺术语言的时代性把握上表现突出,儿歌、方言、白话诗歌等形式的唱词先后出现。用今天的话,写今天的生活,语言质朴、亲切而感性,感染力十足。
十余年来,水源带的四十万移民搬离故土,企业迁移,农药禁用……为了保护水质,采取了很多措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整部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故土难离》《老刘》《人们记得你》《大碗茶里的知心话》和《流来的故乡》等作品所传达的情怀,就像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所写的那样:“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南水北调》中所表述的人文情怀,是水源带和干旱带的两方百姓,干渠头尾相望,同饮一渠水而情谊不断、长相惦念的深情。在“借水颂情”时,传达出应珍惜四十万迁离故乡的同胞所馈赠的生命之源。正如作品中所展现的那样,艺术创作中的人性之光不仅是对周边琐事的感触抒怀,还是胸怀天下的无私担当。《南水北调》这部作品折射出音乐家在面对社会重大现实题材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颂水”是为了颂人、颂情、颂社稷。整部作品展现了中国气韵,人文关怀和士人境界,是一部怀揣大爱的坦诚之作。(来源:光明日报 陈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