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
主页 > 小提琴 > 小提琴百科 >

详解提琴制作过程,史上最全提琴制作流程解析


  
  使旋首边缘成型
  
  利用鱼尾样板,使旋首第一层直到狭口部位成了型,现在需要完成沿第二层直到眼部的成型工作。若有可能,去设法仔细观察优质小提琴的琴头(当地的小提琴经销商可能有助),而且还要去研究名琴的照片。各个琴头的风格略有不同,但效果总是非常均匀对称的。
  
  在眼部开始,均匀地铲去第二层边缘的料,从正面检查造型(见图13.36)。在此阶段,不要铲去过多的料,因为在后阶段还要利用倒棱来控制造型。继续沿旋首直到接近狭口部位进行加工,把此形状与第一层融成一体。一边完工之后,努力以同样的形状加工另一边,并尽可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其效果。观察琴头时,闭上一只眼睛为好。
  
  实施倒棱
  
  现在围绕琴头和线轴箱背面,全面实施倒棱工作,包括琴头的下颏。在此阶段,弦轴箱顶上没有必要倒棱。倒棱对细微调整琴头的外观十分有效,完工之后将使弦轴箱背部和第一层周围的凹槽以及旋首下挖部位形成分界线。
  
  开始用扁锉倒棱,与旋首壁呈45度角,棱宽约1.5毫米。锉时应该使用扁锉锋利的边缘,以防止意外划上琴头(见图13.37)。以同样的角度,继续沿弦轴箱背倒棱,尽力保持连贯一致的棱宽。注意边棱影响琴头外观的程度,制作时要借亮光来突出形象。要特别注意琴头正面和背面的形状,因为这里出现的任何失误都将很难进行矫正。在此阶段,不要把边棱锉得太宽,而且要尽力保持周围的角度始终一致。
  
  旋首壁底下挖
  
  一名制作师和另一名,沿旋首壁底下挖的式样和深度各不相同。一些克雷莫纳制作师沿旋首壁底下挖得一直都很深,整个宽度面稍有下凹,呈碟形;而斯特拉迪瓦里的琴头往往处理得较浅,一直到眼部,整个宽度面差不多始终都是平的。一般来说,弦轴箱壁靠近狭口,下挖应逐步进行,接近眼部时就挖得更深。
  
  开始用系列半圆凿向下铲挖,像前面那样重新修整垂直的壁底(琴头侧卧)。这道工序完成后,开始从边棱的内边往壁底铲除木料(见图13.38),只铲到最早锯切所达到的深度,大约需要三把半圆凿,围绕第一层开始使用宽的平半圆凿。这里所用的工具,可用18毫米的凿子进行改造(见图13.39)。凿刃末端呈弧形,然后用通常的方法把斜面磨成约25度角。这样就可根据加工部位的需要,既能平直地径向铲又可斜向铲。其余的半圆凿凭经验就会得到,主要用于靠近旋首壁处的径向铲削。
  
  旋首壁底下挖的工序可以反复多次进行,轮流在琴头的每一边加工是有益的。我们将会发现,在工作进程中,旋首的形状有不平整的地方,向边棱内边稍事铲削,即可矫正,这样具有层面加宽了一点的效果,因为在造成的整个锐边上光线被分散了。这样当然会局部削减了边棱,而且对前后的外观也稍有影响。随着工作的缓慢进行,要注意观察每铲一凿在琴头总体外观上所产生的效果,就能够轻易地控制各种情况的出现。壁底下挖得较深时,旋首侧面的形状用倒棱的方法就可造成,若有必要,接下去可对壁面进行再次清理,既要除去工具的划痕,又要使棱宽一致。壁底下挖完工之后,就用锉刀或刮刀细心修整边棱,而且要注意某些部位边棱的角度可能需要进行很小的改动,以给正面和侧面的外观之间进行折中处理。在眼部边棱收尾的地方,要用窄刀片而不是锉刀,使边棱成为一个点。
  
  旋首的层面完工之后,就得把狭口部位清理干净,如果早先这道工序没有进行的话。用一把薄刃小刀仔细地刮削弦轴箱的顶端,使之形成圆滑的弧线(见图13.40)。若刀具很有弹性,就可以把刀刃倾斜一点,沉稳地朝着刀尖压刀刃,让开弦轴箱壁的边缘。用这种方法,挖制起来就更有把握,造成狭口处的弧形就会更容易。
  
  开挖弦轴箱
  
  现在要开挖弦轴箱,挖到弦轴孔以下约4毫米的程度(见图13.41)。虽然弦枕的宽度为5.5—6.0毫米,但起初把弦轴箱末端的线划在与弦枕背面线相平行的7毫米处。弦轴箱壁的宽度起初为5毫米,用铅笔划线,一个手指做引导(见图13.42)。正面观看琴头时,弦轴箱的下端一般是看不见的。
  
  把琴头稳稳地固定在有软垫的台钳上,用一把小弧形半圆凿,从弦轴箱上端开始铲挖(见图13.43)。前后转动半圆凿,保持平稳,向下的压力位为中等程度,以使半圆凿“慢步”前行。保证不接触内壁划线,因为木料容易开裂,所以壁面将留待以后修削。半圆凿到达弦轴箱下端时,要抬起半圆凿的把柄,角度大一些,当心敲进琴头。没有到弦轴箱末端的划线就停止。
  
  以同样的方法继续挖,直到所有的弦轴孔都露出来为止(见图13.44)。在此阶段,铲除弦轴箱两边的一些余料是有益的。用小半圆凿贴近线往下铲,横纹理操作,要避免木料开裂(见图13.45)。注意:接近弦轴箱底时,壁比较厚,因此半圆凿不得垂直往下铲(见图13.46)。还要注意,弦轴箱的上端要倾斜约105度角。在弦轴箱的下端,用适当的凿子凿出一条线,不要向琴头施压,用小半圆凿贴近此线往回铲(见图13.47)。
  
  像前面一样,继续朝弦轴箱底面用半圆凿往下挖,直到弦轴孔底,正好超过A弦弦轴孔就停止。用凿子往回铲弦轴箱内壁,尽量铲干净平整,达到最终宽度(4.5—5.5毫米)(见图13.48)。可用一把宽度与弦轴箱底面相符的凿子,继续下挖弦轴箱底面。凿子的斜边最好朝下,过了A弦弦轴孔,底面应立即往上升(见图13.49)。往弦轴箱底下挖,不得超过弦轴孔以下4毫米,再尽量干净平整地加工,因为最后没有必要再进行修整。往琴头方向铲时,不要用力过大,而且回过头来修整弦轴箱下端时,也不得对着琴头撬动。
  
  最后,给弦枕正面的位置重新划线,距弦枕背面那条线6毫米,并与此线平行。细心修整弦轴箱上端到此线,如图所示(见上图13.41)。弦轴箱外壁的边棱,待弦枕装配到位之后再行处理。
  
  琴头凹槽装饰
  
  现在围绕琴头和弦轴箱背面,全面挖凹槽进行装饰。从剖面上看,琴头最窄的部位的凹槽装饰是半圆形的,但在正面以及弦轴箱背面,凹槽往往都比较浅。在许多古典小提琴的琴头上,沿中心脊梁仍然看得见原先划的中线,还有制作师的分线规留下的制图划痕,这说明当时就能够很精确地制作凹槽装饰。
  
  先用小半圆凿产出凹槽的边,达到棱边和中线时要小心从事。始终顺纹理操作,要记住下颏处的纹理走向可能会有变化。努力使每条凹槽的宽度和深度保持相同,还要尽力保护好下颏的圆弧形(见图13.50)。四道小槽在琴头自然汇成两道,在此部位凹槽形成最终的形状(见图13.51)。在琴头正面操作时,在弦轴箱顶部放上一块薄硬木片,以防发生失误(见图13.52)。狭口部位制作凹槽装饰,半圆凿难以到达的地方,以后用小刀来完成。
  
  随着凹槽边铲好,就用较大的半圆凿铲去中心脊梁每一边两道小槽之间的脊梁,要保证深度均等(见图13.53)。到下颏处纹理方向改变的地方。必须横纹理细心地铲(见图13.54)。为了完成接近狭口处的凹槽装饰,就用窄刃小刀雕刻半圆凿铲过的同一部位,刀刃横纹理轻轻刻削,注意刀尖不要划伤弦轴箱(见图13.55)。自狭口约10毫米的部位,凹槽的深度一般稍有减少,但是应该尽可能地把凹槽继续延伸下去。
  
  此时,已准备好给琴颈上装指板了,先把指板和弦枕装配到位,然后再考虑进一步的工序,这样最适当。为了保护琴头并保持其洁净,先裹上布或贴上黏胶片,然后再装配指板。
  
  指板
  
  指板的正确造型,对演奏者来说十分重要,要使演奏起来舒适自在,而且还要让按在手指的弦振动自如。按照制作师的观点,完工后的指板要考虑到琴颈的最终形状和厚度,还有制作好的琴颈的正确安装。
  
  制作指板一般用乌木,部分制成一定形状的各种等级的坯料,可以从供应商那里买到。这种等级通常与木料的颜色相关,从棕色有条纹的到深黑色的不等。“低”等级的料一般十分常用(若需要,可染成黑色),制作师应考虑采用这种材料,这有助于保护日趋减少的乌木资源。要确保坯料无腐损,还要比完工后的尺寸大些(见图13.56)。
  
  备指板坯料
  
  为了把指板底面刨平,需要制作一个支托架(见图13.57)。其中心部位要挖空或铲成“V”形,以容纳坯料的顶面,加上边条以适应指板的锥形。
  
  刨平底面之前,先把指板放入支托架,检查一下是否完全支托住,若有必要,可在某些地方垫上些纸片。把支托架中的指板向下摇动,如果有松动的话,就不可能把表面精确地刨平(见图13.58)。
  
  指板放进支托架到位,支托架要么夹在台钳上,要么顶在工作台的挡板上,就开始将底面刨平。刨子要仔细装好,刨刃当然要很锋利。刨刃的角度要比平常陡些,这样有利于对付特别费劲的乌木条。
  
  底表面刨平之后,把坯料从支托架上取下来,底面贴着平面,进行晃动测试。还要沿两边检查边厚。如果完全一致,厚度大大超过5.5毫米,就继续平稳地刨平底面。这样就使顶表面工序的完成更为便易。每一边的任何部位,其厚度都不得低于约5毫米。
  
  底面刨平之后,自上端划一条长139毫米的。从这个点向下端刨,下半截的角度有很微小的倾斜,这有助于顶面完工后保持在均匀的变厚(见图13.56)。
  
  用划线器和直尺,划出底面的宽度。沿宽度线涂上白粉笔,可使线条更清晰。刨两边以达到最终宽度,保证边与底面相垂直。边通常顺其长度刨得稍凹一点,在其中间点上差距最多为1毫米。
  
  边刨好后,用划线规沿每一边划出边厚。考虑到指板随后还要进行精刨,厚度就定位4.5毫米,以后成型时还会显得薄些,而且在琴颈处还要减少一些厚度。还要再涂上粉笔,以使线更明显。
  
  为了修整指板的两端,确定其长度,应该制作一块小型刨光板,板上带有可调节的档头(见图13.59)。这块板连同一块表面贴有砂纸的方木一起使用。
  
  修整扳指的每一端,使得与底面成直角,而且与中线垂直。在上端开始,用滑动斜角规在两边确定正确的角度(见图13.60)。把刨光板上的挡头调到所需的角度,用方木块打磨末端。检查角度是否正确、以及末端是否平直、是否与底面垂直。然后再进行指板下端的最后加工。
  
  划好270毫米的指板最终长度线之后,就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下端的最后加工。若有必要,就锯掉多余的料,接着像前面那样用粗砂纸或中等硬度的砂纸打磨下端,然后再用有细砂纸的方木块打磨,以获得完美的效果。
  
  指板上面完工之后,其底面的下半截需要挖空。在此阶段,参照示意图(见图13.56),划出挖空部位的大小范围。在指板粘合之前,就动手在靠近琴颈根部的指板底面开始挖空,这样可能有益,因为粘合后这个部位不大容易接近。用半圆凿铲出形状,注意“扇形边”的深度完全是逐步造成的,距琴颈根部约40毫米处是指板挖空最深的地方。这时指板就制作好了,准备与琴颈粘合。
  
  指板粘合
  
  现在要让制作师自己作决定:或者“固定地”把指板粘牢,这样一来,以后面板涂漆就比较困难;或者暂时把指板点黏上,以便琴颈成型和安装,然后再把未固定的指板放回原处,这样油漆时就可以接近指板下的面板。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就是重复工作,而且在以后指板修整时可能还需要重新打磨。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指板都得粘合到位,然后再进行顶表面加工定型,琴颈制作成型。
  
  指板粘合之前,要用直尺顺长、横向、斜向检查琴颈上的指板面。琴颈干燥一段时间之后,很难保证仍合乎标准,有时会出现扭曲。刨得合乎标准之后,要保证在琴颈根部清楚地划上中线,而且中线的位置还可以正好划在弦轴箱的内侧,以便准确地重划(见图13.61)。
  
  把琴颈固定在台钳上,把表面刨得平整而合乎情理,要尽量少地刨去木料,以免削减了紧贴弦枕处弦轴箱壁的高度。如果刨的时候改变了弦轴箱的弧度,那么待弦枕粘合之后就可以修复。
  
  用硬木制作三块夹木,其表面的形状与指板顶上弧度的半径(半径为42毫米)相一致,面上覆盖薄软木或皮革(见图13.62)。琴颈上重新划上中线,用分线规在弦枕位置重新划上指板上端的宽度。现在可以测量出琴颈末端处指板的宽度(从指板上量出),把分线规放在中线上,在琴颈上划出。
  
  把指板放到琴颈上,用一块夹木和“G”形夹具在中间轻轻夹住。这是把“G”形夹具固定到台钳上,这样会有帮助(见图13.63)。仔细找准指板的位置,要和线对准,指板上端正好让开弦枕位置的那条垂直线。上紧夹具。现在可在琴颈上粘上四小块边料,用力压,顶住指板边缘。这里要使用快干胶,但不得让胶黏到指板上(见图13.64)。这些小木块粘到位之后,指板就可以去掉,再准确地放回原处,涂上胶后不要滑动。胶涂好之后,指板、夹木和夹具必须快速装合,事先演习一下这种上夹的程序是明智的。
  
  指板上只用些薄胶,因为粘合面大,而且还便于以后去掉时不使指板或琴颈受损。胶备好之后,屋内照例要暖和。如果指板要永久粘合,就在指板的底面涂上胶,滑进琴颈上的部位,要确保其上端紧贴线。从中间开始,用上“G”形夹具和夹木。如果涂漆之前指板要去掉,就沿中线只滴上四小点薄胶,然后上夹(见图16.65)。留待完全干透。
  
  加工指板的上表面
  
  现在要完成指板的上表面的加工任务。除了指板整个长度表面的半径都相同(42毫米)之外,指板从一端到另一端还要刨出点凹面来。在手指按弦时,这种凹面可使弦自由振动,因为低音弦振动时幅度较大,所以指板低音一边的凹面应稍大些。
  
  需要一块简易的样板,以便检查半径(见图13.66)。使用短平刨,刨刃的角度陡些为好。如果在指板粘合之前使用了小导木块,现在可以小心地削去。
  
  先沿每一边向下刨到线,以确定边厚,刨子要倾斜,在每一边上造成边棱(见图13.67)。用样板沿指板整个长度进行检测,查明高出的地方(见图13.68)。继续刨,削去高处,而且在平稳均匀削除棱角的同时,还要用样板反复检测半径。一般可以从两头刨,而且在每一刨的末了把刨子稍微抬起,凹面就会自然形成(见图13.69)。每一端得边缘容易脆裂,要保护好,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每一次起刨前部施压。随着工作的进展,沿指板在弦的位置放一把直尺,直尺与指板边缘平行,以确定凹面的大小程度。目的是,顺指板在中间部位测量,在G弦一边产生约1毫米的间隙,而在E弦一边有0.75毫米的间隙。此外,指板上的凹面是沿其长度均匀分布的,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使用一把长度为100毫米的直尺,顺着指板上弦的位置上下移动,进行检测,并对着光线观测间隙。
  
  当每一边的棱角开始消失时,停止用刨子加工,改用约25毫米宽的中型扁锉。锉顺着指板摩擦,锉掉刨痕和小凸起。继续像以前那样使用样板和小直尺进行检测,还要尽力保护好每一端易脆裂的边缘。随着棱角的均匀消失,边缘的平均厚度应该为4.5毫米。最后,用有弹性的刮刀,使表面光洁完美,没有锉痕。小提琴涂上漆之后,指板的表面还要进行抛光。
  
  底面挖空
  
  参照示意图,用分线规划出指板下端的形状(见上图13.56)。用小刀细心削边棱到这条线(见图13.70)。上表面要贴着软垫放置,这时就可以安全地挖空指板底面,用半圆凿横纹理操作,平均厚度约4毫米,一直铲到先前划好的线为止。最后,刮去所有的凿痕,使表面光洁完美。
  
  弦枕
  
  弦枕起着琴弦上端限位器的作用,弦枕上的沟支承着琴弦,并正确引导琴弦进入弦轴箱。然后,弦枕看起来很简单,往往被忽视。如果完工后的弦枕离指板过高,在第一把位演奏起来就会有困难;而如果顶部弧度或弦沟造型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嗞嗞声或造成琴弦破损。
  
  弦枕备料
  
  弦枕备料采用乌木,其尺寸如图所示(见图13.71)。由于现在的尺寸小,得把短刨翻过来,底朝上夹在台钳上,这样容易刨削,用一条小木棒推着弦枕,横刨刃移动即可(见图13.72)。刨刃应磨得很快,手指当然要躲开刨刃!
  
  开始先把一个宽面刨平,作为弦枕的背面。再刨一个窄面,与第一个面成垂直角度,作为弦枕的底面。把弦枕放到位,顶住指板,看是否合适。若有必要,就把弦枕底面的角度稍微改动,知道弦枕、指板和琴颈之间达到完全合适的程度(见图13.73)。
  
  现在可以刨出弦枕正面的角度,与弦轴箱末端的角度相一致,使弦枕的底面与弦轴箱末端相齐平,其底面宽度为5.5~6.0毫米(见图13.74)。把弦枕放到位,用铅笔围绕指板的边和顶划线(见图13.75)。
  
  使用最后加工指板末端时用过的夹具,修整弦枕的侧面。把挡头调成直角,利用方木修整每一侧面,到铅笔线为止,以使弦枕比指板末端稍微宽些。用小刀削去顶上弧线上方的一些余料,但顶上在线的上方至少要留下1毫米,与弦枕背面大约成直角。
  
  琴颈的两侧面成形之后,现在可把弦枕粘合到位,制作完工。只用薄胶,如果涂漆之前指板要去掉,就只给弦枕的底面涂胶,如果指板永久粘合,那么指板的末端以及弦枕的背面和底面就都要涂胶,贴住指板放置弦枕,每一端稍微伸出些,用力固定使其到位,过上1分钟左右,留待干透。
  
  琴颈根部划线
  
  参照示意图,在琴颈根部划线,线与指板底面平行,表示出琴颈台和侧边的高度以及琴板的厚度(见图13.76)。注意:一些尺寸取自完工后的琴身,应该测量准确,然后再把这些尺寸转移到琴颈根部。肩钮最后的宽度将比琴颈根部所划出的少约0.5毫米,因为从上方看,根部呈锥形。分线规置于中线上,划出肩钮的宽度。
  
  用直尺靠紧指板,穿过肩钮每一边的宽度线(见图13.77)。把这些线延伸到琴颈根部的底面上,作为锯切琴颈边时的导线(见图13.78)。
  
  琴颈边造型
  
  现在可采用给弦轴箱造型的同样方法,使琴颈边成型。用夹木保护指板表面,把琴颈固定到台钳上。用开榫锯锯进琴颈根部的琴颈木边上,距指板和琴颈底面线差0.5毫米左右处停锯(见图13.79)。继续沿琴颈边每隔约8毫米锯一下,每次都是不到指板即停锯。锯的角度开始时与琴颈根部的角度相同,而接近弦枕时则变得比较水平。用窄凿子铲去余料,达到锯口的深度,避开指板横纹理铲削(见图13.80)。琴颈的另一边也照此法加工。
  
  指板的边缘以后要修固,造成圆筒形(见图13.81)。由于这种原因,就沿指板的每一边,在边缘的三分之一处划一条线。用平木锉或粗钢锉,仔细从琴颈边上示意图中所示的部位锉去余料,直至琴颈与指板齐平(见图13.82)。木锉操作时应稍稍斜一些,以使从剖面看琴颈的最宽部位是与指板接缝的。
  
  现在可以用刨刃锋利的短刨,把琴颈根部的侧边刨削到线,横纹理斜向使刨(见图13.83)。待侧边与指板相齐,再继续细心刨削,把指板边缘的下三分之一也刨成同样角度。检查琴颈根部的侧边是否平整。从琴颈末端到指板末端的指板边缘,现在可以刨成与琴颈根部相同的角度。留下从琴颈根部到弦枕的这一段,待以后再使之成型。
  
  琴颈造型
  
  因为琴颈是演奏者与小提琴之间相接触的主要部位,所以为了便于迅速换把,琴颈的正确造型是很重要的,一般要舒适可靠。示意图中所示琴颈的最终厚度,包含指板中心部位的厚度(见图13.84)。从剖面看,琴颈在接近根部处变成圆形,而在接近弦枕处则趋于椭圆。
  
  尽管琴颈直到粘合之后,其造型还不可能最后完工,但是在安装之前先对琴颈进行部位加工还是有益的。需要一块样板,以便制作下颏和根部的弧形(见图13.85)。
  
  用厚度卡尺,在从弦枕起约25毫米处,测量琴颈的厚度(包括指板在内)。从这个数字减去琴颈这个位置的最终厚度,再加上附加的1.5~2.0毫米,以便最后整形。从下边测量出所产生的间距,就在琴颈两边的这个地点用铅笔标个点。距琴颈末端约50毫米处,再次进行以上的测量标点工序。用直尺和铅笔把这两点连成一线。在琴颈根部的底面,距下颏边棱内边108~110毫米处标个点。利用琴颈样板,在琴颈的边上划出根部弧线,把上面标的点与已划好的线连接起来。再利用样板,以这样的方法划下颏处的弧线,同样得额外留出些料,以便最后整形(见图13.86)。琴颈的另一边也照此样划线,然后就像前面那样锯掉余料,但要小心,不得让锯刃穿过任何一条线。锯之前,要再三检查测量的结果,确保可以达到琴颈的最终厚度。为了保护好指板表面,在锯掉和铲去余料时,要把琴颈轻轻夹在垫面上(见图13.87)。
  
  用凿子铲除余料之后,沿琴颈底面划线,约在其两边宽度的三分之一处(见图13.88)。沿着两边,在指板和底面之间一半距离处划一条线(见图13.89)。这两条线之间的余料可用木锉锉去,留下琴颈的中间部位,待最后进行整形。
  
  把样板贴在琴颈中间,注意一些高出的地点。用木锉或钢锉锉掉这些高点,削减琴颈的厚度,在最终厚度的约1毫米之内。琴颈安装之后,再从肩钮起对琴颈根部的弧度修整成型,而直的部位和下颏处的弧度现在可利用样板使其成型。样板向前移动,用小刀或椭圆锉加工,使下颏处弧度成型。当中间部位加宽时,将每一边的余料除去,产生一条深入下颏的圆滑弧线,同时要保护好围绕下颏自身的边棱(见图13.90)。
  
  当下颏的弧度与样板完全符合之后,就用椭圆锉将弧线平稳地扩展到下颏周围,同时削减弦枕长出指板部位的宽度,以使表面光滑,自然与弦轴箱壁相融合。弦轴位置和第一个(G弦)弦轴孔之间的部位,其整个宽面往往稍微呈凹面。
  
  下颏造型完成之后,把样板上的一个图样放到琴颈上,以便动手为侧面造型。用扁锉沿琴颈锉掉隆起部分,继续往下锉,直到琴颈的侧边开始与样板上的图样相吻合为止。琴颈的最后整形,待琴颈安装好之后再进行。
  
  琴头的最后工序
  
  下颏和弦枕侧面的造型完工之后,现在可以专心给弦轴箱的外壁进行倒棱。使用窄扁锉,以45度角锉出与旋首边棱宽度相同的匀称的边棱,每一端逐渐变窄。
  
  现在可以刮去弦轴箱和旋首上的锉痕和凿痕。不要用砂纸,因为还会减损琴头的雕刻质量。刮的时候,光线始终要充足,以便在加工时突出其形状。若有必要,用刮刀对边棱进行修养。
  
  弦枕和指板的最后工序
  
  现在,在与指板相接的弦枕背面,确定弦枕顶上的弧度;这里始终是最高点(见图13.91)。用一把约200毫米长的中等扁锉或细扁锉,以圆滑的弧线,从弦枕的一端到另一端,开始削减其高度。手指贴着指板握住锉,这样就会提供正确的角度(见图13.92)。锉只向前运作,回转时锉要稍稍抬起,以免损坏弦枕边缘。开弦沟之前,弦枕在指板以上的高度如图所示(见图13.93)。弦枕在此高度上确定下来,再朝着弦轴箱造成平缓的弧线,渐渐把锉抬起来,直锉到弦枕的正面边缘处在指板顶面的同样高度,或者稍低些。用非常精细的砂纸,沿着弦枕,轻轻擦去锉痕,但是要保护好弦枕轮廓分明的造型。
  
  把分线规调到弦的总间隔16.5毫米,把它放置于弦枕背面的边缘。顺指板看去,分线规应该稍微偏离中心靠左一点(见图13.94)。这就使E弦在指板上所占的范围少许大些。轻压分线规,给外侧两根弦的位置上留下划痕,然后把分线规调到5.5毫米,以标划出剩余两头弦沟的位置。
  
  用小刀,横在弦枕上的每个标点上,滚动刀刃,为随后用锉加工留下符合标准的线。两条内弦沟笔直向前,两条外弦沟也要尽量笔直,但刀要对准弦轴箱的内壁(见图13.95)。
  
  使用直径合适的细针锉,锉成浅沟(见图13.96)。琴弦应该落在沟上,而不是放进沟里,所以沟的深度应该尽可能浅,横过弦枕的沟宽应均匀,每根弦都要有其合适的宽度。
  
  弦枕,把弦枕顶上的弧度修圆,达到指板边缘的水平高度,起初约到外弦沟和边缘之间的半中腰。然后用锉把弦枕的角修圆,使其正面边缘造成一个“D”字形(见图13.97)。
  
  此时要锉指板边缘的上三分之一,以使两边成筒形。沿指板边缘移动扁锉,把弦枕当做指板的一部分,修圆弦枕边缘,使之与指板边缘齐平。指板边缘修圆后,拿起琴颈成演奏姿势,触摸一下弦枕周围边缘有无锐利的感觉,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使这些边缘柔和光滑。
  
  琴颈弦枕已制作好,准备安装到琴身上,以制成“白色的”小提琴。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