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
主页 > 小提琴 > 小提琴百科 >

详解提琴制作过程,史上最全提琴制作流程解析


  
  长弧定型
  
  现在继续加工弧形结构,确定中线上的长弧。用小平刨或者大曲线拇指刨,横着纹理,逐步削减,精制长弧,并时常用样板检查进度。保持横过中线的弧线平缓凸起,朝向面板两端则趋于平坦,而最高点始终在中线上。用这种方法继续加工,直到弧形结构与样板完全相符为止,样板上的两个低点正好与两端饰缘内的面板部位相触。就在这里停下来,留下一些余地,待横向弧度完工、边缘沟槽加工好之后,再整个把弧形结构融为一体(见图10.53)。
  
  弧形结构的横弧
  
  现在长弧已确定,在进行这道工序时,同时中线上横弧的高度也已知道。在中线上先标出横弧样板的位置,把每块样板放到位,与中线相垂直,随着样板边上的标记与琴边持平(如果标出高点,就在琴边朝里大约2毫米),样板两端的空隙就相等了。样板只与面板上的一个点相接触,可把这个部位在面板上标出。用其余的样板重复这道工序,在面板中线两边就会出现一幅需要铲除大量木料的部位图。
  
  用小曲线拇指刨,开始削除这些部位,在样本位置横纹理施刨,要刨好每一边。在这一阶段,不要想着使每块样板都相符合,而是要逐渐减低这些高的部位,以使弧形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开始成形。弧形大致与样板相符之时就要确定纹理走向,开始把样板位置之间的弧形结构融为一体,刨子完全随外形走(见图10.54)。
  
  在进行弧形结构的细加工时,就要考虑其整体形状,而不能只依赖样板,这一点很重要。虽说样板在调整弧形和达到对称方面起了作用,但收尾时不以样板为准。如果屋内很暗,难以看清,就用灯来照表面,不规则的地方就清晰可见。用手指触摸外形,也很有用,即使非常小的隆起部位也会显露出来。图例所示的是另外一种有用的工具(见图10.55)。用软铅笔,仔细使用这种工具,会绘出相等高度的线条,很像一幅外形图,把不规则的地方以及一边到另一边的不同之处,以描绘的方式,完全显露出来(见图10.56和10.57)。
  
  待样板开始完全符合,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整体弧形结构时,就可进行边缘沟槽的加工,而后用一把有弹性的刮刀,对弧形结构进行精细加工。
  
  边缘沟槽
  
  大体上讲,弧形结构凸起的弧线,在接近边缘时,就让位于凹下的弧线。沟槽的深度和宽度,以及弧线结构从这里升起的方式,不同制作师的处理有着很大的不同。人们经常说,与阿马蒂和施泰纳学派有关的又宽又深的边缘沟槽,逐渐削弱了弧形结构的强度,降低了小提琴的爆发力。不管怎样,这是真实情况(对于这一点,确实有例外),现在一般已倾向于制作比较浅的沟槽。
  
  使用半圆凿,使边缘沟槽成形,因为“C”段部位的沟槽往往较窄,深度稍浅,所以要采用两边外斜边的半圆凿。由于挖沟槽时经常存在把木材铲出去的危险,因此要检查半圆凿斜边的角度,大约不超过25度,作为一般情况,边缘要锋利。
  
  开始用铅笔划规,围绕面板无保留地标出边缘的高点,往往是边缘和饰缘之间的中间。沟槽的最低点可能在饰缘上或者再靠里一点,半圆槽在围绕边缘移动时,必须始终如一地置中心于这一点。开始时要细铲,以便确定纹理走向。这不是总能预料得到的,有些部位或许有必要分两路操作,要依照饰缘每一边的纹理进行(见图10.58)。
  
  以这种方法,围绕上段和下段部位,用大一些的半圆凿细心加工。到达琴角时,继续朝“C”段部位挖,在这个阶段先不要动琴角。在“C”段部位操作时,若有必要,就换把小一些的半圆凿。可能有必要用这种方法围绕沟槽铲上几次,直到沟槽的外边接近高点标记为止(见图10.59)。借用光线照过边缘,高点就明显了,而且有助于避免跑线。在这一阶段,不到线就得停下来,不要冒险铲进去,因为沟槽以后还要修整。就这样,围绕面板形成了一个“8”字形,留下琴角沟槽待以后再挖。手指绕槽摸一遍,检查平滑程度(见图10.60)。
  
  挖琴角处的沟槽时,应该使用比较小的半圆凿,从琴角末端边缘的高点开始,倾斜缓缓向下,直到沟槽宽处的最低点,要沿着饰缘接缝的中间进行(见图10.61)。在剩余的部位挖沟槽时,要把这些弧线仔细地融合在一起,以使沟槽表面从各个方向朝边缘的高点缓缓升起。
  
  精细加工弧形结构
  
  边缘的沟槽具有使弧形结构整体升高的作用,给进一步对外形进行精细加工和对一些小缺陷进行修正提供了机会,而且还把主要弧形结构与沟槽部位融为一个整体。开始再对长弧进行确定,消除可能存在的任何小平台。如果用尺沿中线顺长滚动,任何平台都会被发现,然后就细心地除去(见图10.62)。在这里,沿中线运作时,使用刨刃锋利的拇指小平刨,是有益的,或者还可以斜着使用刮刀。应当记住,在使用取自那些名贵小提琴弧形的样板时,因为这些琴经受琴弦的压力已达200多年,面板的琴马部位往往已出现凹陷。新琴上不应该有这种变形情况的,因为以后会形成弱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张力的作用下,就会引起弧形结构下沉。用一把小弧度拇指刨,横纹理操作,把长弧与每一端得沟槽部位融为一体。
  
  用小刨子,围绕琴的四周,继续融合弧形结构,顺纹理加工,直到面板的弧形流畅地融入边缘的沟槽。再次用横弧样板结合其他技术,确定每一个高出的部位,然后继续施刨。当弧形结构接近完工时,就停止用刨子,继而改用有弹性的刮刀来加工。
  
  有弹性的刮刀是很有用的工具,需要正确磨利,它将使表面成形,同时给表面最后抛光。可用双手或只用一只手来操作刮刀,可朝制作者自己的方向或朝相反方向刮,可顺纹理或斜着横纹理运作,刮边缘时,当然要不断弯曲,以适合不确定的外形。
  
  适用的刮刀形状,要符合整个弧形结构的要求,如图所示(见图10.63)。要像前面那样,让房间里暗下来,用一盏灯来造成半阴影部位,同时刮去刨痕,经常转动面板,以取得不同的视角(见图10.64)。在使用刮刀时,如果其边缘与刨痕平行,就很容易跟着刨痕走,所以开始要斜着横刨痕刮,就可以消除这种毛病,以便创造出一个光滑流畅的表面(见图10.65)。在任何部位,都要避免按同一方向连续不断地刮,因为这样刮刀就很容易留下脊状凸起,而在两侧就要更细心,因为长纹理在这里会中断,制作者往往因粗心大意而把这些部位刮低。面板首尾的沟槽部位以及琴角上,可能难以刮好,若有必要,这里应该用细砂纸来代替刮刀,同时要保护好边缘的高点。用这种方法继续刮,直到弧形结构的表面光滑流畅无瑕疵,与样板完全吻合,弧形结构中线两边完全对称。
  
  挖音孔沟槽
  
  音孔的下翼和外边,一般要挖沟槽,“C”段部位的弧度也有很细小的变化,所以说音孔已成为弧形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非只是“附加品”。在面板的里面挖空之前,就可以施行这道工序,为此要参考有关音孔的章节,用细的软铅笔划出音孔的位置。
  
  音孔的位置正确标化好后,要仔细观察每个音孔的侧面,还要注意“f”形上两条主要走线之间构成的形状。按一般情况,如果接近下翼处的间隔比中点到上翼之间的间隔窄的话,在翼部挖槽可越过所划的线,铲入音孔本身,间隔可稍稍加大。但是,如果中点每一边的间隔相当均匀,挖沟槽时就应该随着下翼的线走,凿子不要铲掉铅笔线。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下翼的内角都应该与音孔的下弧保持齐平。
  
  用扁凿挖沟槽,正好从下翼末端的音孔里开始,随着外线走,过中点少许即逐渐消失(见图10.66)。如果上面划得铅笔线被铲去,就再划上,察看音孔的侧面形状。若有必要,可用刮刀进一步改动间隔,保证下翼的末端不被铲去(见图10.67)。
  
  此沟槽挖好后,从音孔的下眼开始,形成了一个小的脊状凸起,要用刮刀把这个凸起刮去,使音孔处的沟槽与“C”段部位的沟槽融为一体。但要小心,音孔下眼以下的弧形结构或接近音孔顶端的弧形结构不得改动(见图10.68)。再挖另一音孔处的沟槽,面板外面的弧形结构就此完工。
  
  板里挖空
  
  方法:
  
  注意,板里挖空的另一种供选择的方法,将在下一章讲述。
  
  在板里挖空和确定厚度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固定夹具,把面板夹在其中,图示中提供了这种家具的样子,可以用模具的边料来制造(见图10.69)。此固定夹具以及旋钮上,应该排放上薄得软木或皮革,以保护面板的边缘。
  
  参照图示(见图10.70),标示出面板的下面要挖空部位的界限。用半圆凿铲,每一下能轻易铲去2~3毫米厚的木屑,同时用厚度卡尺或铅笔卡尺(如图10.55所示),围绕板里划第二条线,绘出超过5毫米左右的部位。
  
  把面板安放到固定夹具里,用一把弧形半圆凿,开始横着纹理铲挖,从面板中心最深的部位开始,向外两端铲挖(见图10.71)。在这一阶段,要在第二条分界线之内操作,这样有安全的保证。要用手指和拇指,以及厚度卡尺,不断地检查厚度,以免把某些部位铲薄。用半圆凿挖空的目的,就是要铲除大量余料,给面板留下相当均匀的厚度,大约为4~5毫米,任何部位不得少于3.5毫米。中心部位深挖时,一般不能只从一边横铲,一定要把面板转过来,再从另一边铲。不要顺着纹理铲,这样木料会开裂。继续机芯加工,直至达到以上所给的数字标准,到了这种程度,就停止使用半圆凿,继而使用小弯刨,这样比较安全。
  
  确定厚度
  
  用小刨横纹理并顺纹理刨,平稳地削减厚度,使早已划好的线以内的所有部位都达到约4毫米的程度,要小心,不要刨出线而进入胶粘部位(见图10.72)。要经常用厚度卡尺检查厚度(见图10.73),还要在手指和拇指之间感觉一下厚度。如果拿起面板直对着灯光,相对薄得部位就会比较透亮,可用铅笔标明,以免把这些部位刨得过薄。当面板的平均厚度大约到3.75到4.00毫米时,就应停止使用刨子,面板厚度的确定应改用有弹性的刮刀继续进行。
  
  用刮刀刮除刨痕,以产生匀称光滑的表面。许多制作师喜欢把面板放到工作台的软垫上,或者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以便刮擦时支撑这块薄板(见图10.74)。不断检查厚度,以免刮过铅笔线而进入胶粘部位。随着表面匀称光滑,厚度达到3.0~3.5毫米,就阅读一下有关琴板定音的第12章,然后继续往下刮面板,达到最终厚度。
  
  音孔
  
  音孔的样板应该用塑料薄片拿刀具刻制,细心制造出圆滑流畅无平台的弧线,应该围绕音孔划到纸上,进行观察。两条主线之间的间隔,从两端到中心逐渐加宽,中点处的间隔至少应该为6.5毫米,以便插入音柱。两个小缺口不必刻到样板上,但要标出缺口的位置。
  
  尽管一名制作师和另一名制作师,他们音孔的形状有很大差异,但那些杰出制作家的音孔,不论风格如何,其形状总是那么均衡雅致。音孔的定位及其形状,对于小提琴成品的最终特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应该细心对待。
  
  划音孔
  
  音孔的位置除了小提琴平面图上获取信息之外,还受一定尺寸的限制。现代琴马已有其标准宽度,大约为41毫米,这大概要比巴罗克时期的一般琴马稍宽一些。因为琴马应该立在小提琴面板完整狭长地带往下到中心部位,所以f孔两上眼之间的最小距离应该至少为42毫米(见图10.75)。用一把直尺,在这一部位的两边,距中线21毫米处,划一条平行线,要使用细的软铅笔,以免划伤表面。
  
  注意:早先说过,拼合后的中心接缝就相当于中线,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可用有弹性的直尺连接上段和下段的中点,进行核查。
  
  琴身站位,是指在弧形结构上从靠近琴颈的上边到穿过f孔两内缺口的一条直线上的这段距离。把这段距离的标准已定为195毫米。划出穿过f孔两内缺口与中线相垂直的这条线。
  
  大体上,音孔下弧的上边位于穿过“C”段部位饰缘两下弧的一条直线上,这条线可轻轻划出,以作为导线。音孔下弧的外边距琴的边缘,一般大约不少于11毫米。
  
  利用这些导线,把样板放到位,轻轻划出音孔,仔细观察其效果。注意两音孔之间的造型,音孔下翼与“C”段部位边缘的关系,音孔看上去是挺直的还是倾斜的,还有整个形状的总体效果。
  
  从侧面观察,就可以看出音孔与弧形结构的关系。如果音孔在这里上升得过急,这大概表明要把音孔的下端稍稍往边缘移一点,或者把这个部位的弧高削减一点。目的不是使音孔显得平坦,而是让它缓缓升起。
  
  若有必要,就要重新划音孔,以便取得均衡的外观。可以把音孔稍稍上下移动,或者音孔的两下眼也可向里或向边缘移动,直至获得最佳效果,但是要保证在以上所提到的参数之内,而且还要保持对称。
  
  锯切音孔
  
  音孔划好后,在四个圆圈的中心标上一个点,各种尺寸的刀可从供应商那里买到,或者可由技师用工具钢来制造(见图10.76)。用合适的钻头,细心钻出与面板弧形结构相垂直的导孔(见图10.77)。
  
  用合适的管式刀具,先从眼的内侧轻轻切,然后从外侧切穿,也要与面板的弧形结构相垂直(见图10.78)。把一块“V”形板固定到工作台上,把细线锯条穿过音孔的上眼,自上翼末端开始锯。要非常细心地把握住线锯的重量,同时轻轻施锯,不得触线,锯得角度要正确(见图10.79)。
  
  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锯,这样有助于避免给薄板的压力过重(见图10.80)。每当锯条接近圆圈,就把拇指指甲横档到孔上,以防锯穿而受损。
  
  从一名制作师到另一名制作师,他们锯的角度有所不同(见图10.81),很常见的是与面板的弧形结构相垂直,这就意味着要不断地改变锯条的角度,这与“V”形板有关。在这一阶段,贴近线来锯是不可取的,因为锯条容易随着较硬的木材生长线锯出线去。就以这种方法锯好这个f孔,然后松开锯条,再锯另一个音孔。
  
  现在就用刀具来细心修整音孔。刀的两边应该呈斜平面,刀刃上要有长而薄的一段,以便切削两翼末端和上弧下弧之间的部位。为了保持音孔外观的均衡,要正好贴近线来修整一只音孔,然后再修整第二只,仔细观察其效果,而后进行每只音孔的收尾工作。
  
  要确保每一刀的角度都正确,刀刃要始终顺着纹理走。这就意味着,用刀削左边的(低音)音孔时要朝着制作者自己的方向拉,直到翼尖,随弧形引进圆圈,以相反方向削,而削右边的(高音)音孔时,方式正相反(见图10.82)。回过头来,再逐步修整音孔,长纹理部位要小心,别让刀削得太深(见图10.83)。把合适的钻头当作测量器,用其光滑的端头测量音孔最宽点空隙的宽度。
  
  当音孔接近完工时,对着黑暗背景再次观察其形状,要注意翼尖处形成的空隙。涂漆时这些空隙会被堵住一些,应该削开一点,以免上下弧的形象受损。
  
  削缺口
  
  音孔削好之后,用小刀在音孔边上划出每个缺口的中线,要与面板的平底面相垂直。与此线平行刻两小刀,造成一个小等边三角形(见图10.84)。接着把每个尖角各自轻轻削一刀,使尖角平缓。随后小刀就可推进缺口。其余的缺口也照此法加工,使音孔整个完工。
  
  低音梁
  
  低音梁对面板起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对小提琴的发音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如果要使低音梁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得正确地进行装置和修整。低音梁须支撑弧形结构所承受低音弦的张力(还有高音弦一定程度的张力),不然弧形结构就会变形。再者,小提琴演奏时,琴马围绕轴心而震动,低音梁提供了一个弹簧,琴马的低音脚可在其上反弹。其三,低音梁使振动从琴马沿面板平稳传递,在被低音孔“破坏”了的地方横架起一座桥梁。但是,低音梁应尽量不妨碍面板的自由振动。
  
  制作低音梁的云杉,其生长线应该与面板完全一致,应经过风干且共鸣好。即使面板是用锯开的木料制成的,我们还是建议用劈开的木料来制作低音梁。
  
  低音梁备料
  
  低音梁的长度,是通过测量出面板的长度,再减去80毫米而得出的,但是为了修整,一般要长出8毫米左右,安装前其高度应该约为20毫米。
  
  在一块合适的木材上劈下低音梁的料,生长线要与各边平行,最初宽度约为8毫米。在低音梁的顶面和底面劈开时,如果木料劈出一个弧度,就在作顶面的凹面标上记号(见图10.85)。
  
  把低音梁的一面刨平,平稳地刨去木料,而后刨另一面,平行地刨刀最终厚度。如果弧形结构比较低平,或面包木料的纹理宽,那么低音梁的厚度就应该为6毫米,否则厚度就可以减到5.5毫米。
  
  低音梁定位
  
  低音梁的位置与马脚有关,对产生优质声音相当重要,与音柱的位置也有关系(见图10.86)。
  
  在面板的里面,图上所示的部位(见图10.87),自面板每一端量出40毫米,轻轻划出低音梁末端的位置。找到琴马位置(音孔的两内缺口之间)的中线,自中线朝低音孔方向19毫米处标个点,表示低音梁的外边。
  
  低音梁与中线呈斜向关系,下面是找到其正确位置的方法:把中线与上段最宽部位边缘之间的距离分为七等分,从中线开始给这段距离上标点。在下段的最宽部位,也照此法划分,再标上点。这就确定了低音梁的角度,并非它的位置,而其位置可通过沿这两个标点平行移动低音梁求得,直至低音梁的外边与琴马位置所作的标记成一直线。用这种方法给低音梁定位时,划出两端的位置,超出的长度等量伸出第一次的划线,每端都是约4毫米。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