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
主页 > 小提琴 > 小提琴百科 >

《小提琴演奏的秘密》林朝阳采访谈

  也许,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趣的调查:让一些看过这盘讲演内容的人总结一下究竟什么是小提琴演奏的秘密?毫无疑问,我们会得到许多内容不尽相同的总结,如果这个调查是场考试,那么每张提交的答卷都会得满分。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在于观者总能够从中发现什么。

  整盘讲演内容的拍摄是在几小时内一气呵成的,没有预演,没有讲稿,只有讲演者三十余年学习和演奏的经验,以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思考。观者可能发现讲演的过程十分即兴,甚至思维跳跃,谈话亦随心所欲。正因为这样的好状态,我们得以记录了一个真实完整的思想过程,正所谓原生态的记录可遇不可求!这是进行学习和研究,乃至单纯的欣赏最珍贵的资料。为了观看的方便,后期做了分章节的处理,但内容上没有任何的修改删减。

  既然这是一份有别于传统教学片的讲演,那么观者当有意识地多注意那些技术讲解之外的内容,那里有讲演者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也有对前辈大师的观察和总结:学习骑自行车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崂山道士”隐含了什么道理?莫扎特用鼻子敲琴键为了什么?梅纽因“一个完美的不确定状态”如何达到?等等。你会发现,这些是小提琴演奏的另一半秘密——心理秘密!那其余一半自然就是所讲解的如何建立结构系统的技术秘密。而学习理解这两类秘密的钥匙在于从习惯中跳出来,换向思维:你的耳朵是属于声音的!你的右手是属于弓子的!第一把位是最困难的……讲演中充满了对于习惯的颠覆,是本片内容的精华之最。

  对林朝阳的采访谈:

  《小提琴演奏的秘密》是我对小提琴演奏在技术上作的一个解释,是从一个演奏者和教师的角度,把演奏中必须面对的,被孤立的专业技能,再一次拉回到生活中,形成参照与比较,把结果摊在大家面前。为什么我可以这样做?这里面有一个逻辑:生活—音乐—技术,这个逻辑的先后是不可以被颠倒的。从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进行对比观察,是我的原则,这种原则是长期训练养成的。比如,如何决定主次关系,如何寻找问题的原始出处,把枯燥的技术问题与鲜活的生活类比相参照,观察学习别人的逻辑与工作方式等等。在我的学生时期,许多人在这些方面对我有深刻的影响,这里就要提到我的师承。

  很多人以为我的师承是来自苏俄,这是其中的一个脉络,我的师承,总体来说是隔代相传的。我的俄国老师卓莉娅·西赫穆萨耶娃Zoria Shikhmouzaeva是杨波尔斯基Abram Yampolsky的关门弟子,与列昂尼德·珂岗Leonid Kogan同门。我毕业后游学欧洲,见识了一大批音乐界元宿,其中包括阿马迪斯四重奏Amadeus Quartet的成员,捷克的布拉格Prague Quartet四重奏的成员,意大利四重奏Quartetto Italiano的成员等等,这些前辈们在演奏上都各有千秋,自承一派。但是仔细推敲,又都同系一源:欧洲人是讲究生活的,把生活摆在第一位,生活是他们的一切的出处,包括我后来遇到的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这些人他们从来只跟你讲内容,讲故事,不孤立讨论技术,他们提出极苛刻的音乐要求,他们告诉我,这些要求是来自于生活的。这种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传统。

  那么技术上怎么传授?答案是,你有幸经常看着他演奏,跟他学,自然会被他规整,这很象家教,所以古人讲求拜名师做学徒。用中国人的话来讲,这些人在技术传授上用的是以身作则。音乐上呢?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跟你讲观念,讲心得,讲故事,讲经历,在大格局里启发你自己去融会贯通,走自己的路。所以,先学总体原则然后细化技术使用,还是先从技术入手最后汇总成规则,这在学习上和教学上是两条路,两个方向。今天很多人走的是后一条路,那么碰到理论的,概念的,逻辑的东西,就没有习惯自己来发展融汇,就没有指导思想,碰到不同的观念也就一筹莫展,因为这类人的技术是机械式的教学堆砌的,焊死的,是一架机床。这是死读书。

  我的演奏启蒙是极其音乐性的,这点我很感激我的启蒙老师林易弩先生,他是一位感性的教师,启发音乐性情的教师,我想这个优良传统也来自于他的师承,林易弩的老师魏登堡Alfred Wittenberg是伟大的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的关门弟子。我还必须提到我的另一位老师丁芷诺教授,她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教师,她把我带入器乐里最精致的演奏方式:弦乐四重奏,她的一位老师是塞夫戚克Ottakar Sevcik的弟子。

  我一直认为,我的音乐经历很走运,我的师承大多是隔代的,这让我更靠近古典音乐最辉煌的那个年代,让我能更直接地对比当时的演奏方式与现今的许多方式的得失,并将从中获得的经验用于演奏和教学工作中。《小提琴演奏的秘密》也是从这种对比中获得的自然的答案。许多东西是讨论不完的,在这里我只想说一点:今天我们改变了许多演奏的技术观念与方式,这直接导致了当代演奏的音乐性不及20世纪上半叶。就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著述里提及。

  在《小提琴演奏的秘密》里,提到了持琴、持弓、肩垫等永恒的问题,它的突破在于,不是规劝你应该这样或那样,而是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所指出的,是自然的力学与运动的必然性。我信奉一个原则,好的演奏技法必须是简单的,必须依托于生活里可直接借鉴的实例,就像骑车、游泳、滑板、杂技等等,生活是一切的一切,自然,是我们的老师。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