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分好使用频率的快、中、慢:
慢和舒缓的频率善于表现歌唱性的旋律,病中吟、闲居吟使用舒而缓的滚揉频率,就比较恰当。a小调协奏曲、吉卜赛之歌则要使用大而匀、大而密,不能太慢的滚揉频率,方能体现音乐语言的华丽,此项同样用在移植作品查尔达什上就不妥当,该曲需要的是匀而中慢的揉弦。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天山风情的引子需要使用的也是频率稍快,大而匀的揉弦。揉弦动作中的快慢也可以影响音色,一般小而快,触弦面积小的揉弦,音色偏于明亮,一般大而缓,触弦面积大的揉弦音色较厚。
揉弦技术并不是逢音便揉,应该说作品中大部分音是直音不揉的,就是压抠揉也不可能逢音便压逢音便抠。
如何使用得当,突出的是要服从二胡如同人声的音色需要,使音乐的线条和情感丰富起来,准确的表达乐曲的特点、风格、思想,感染演奏者和观众,比如:
在渐强和突弱后再渐强的音乐走向中,运用迟到揉弦,开始用直音,逐渐加入揉弦,配以弓速、弓长、擦弦力的变化,从小到大频率不变贯穿到底会产生很大的穿透力。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迟到进入揉弦的时间,要掌握好火候,早了不通顺,晚了又失去了作用。
揉与不揉弦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有些强音不揉反而能体现它的穿透力,一些恬静淡雅的乐句伴以小幅度揉弦,掌握好频率才能产生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
在揉弦技术的使用上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方法上必须规范,风格性揉弦绝不能等同一致,但必须表达准确,把汉宫秋月、闲居吟、病中吟同一枝花、悲歌同秦腔主题随想、陕北抒怀、江河水同引子回旋曲、天山风情等作品混同一堆,用一种揉弦模式或搭错了车,就失去了依曲而用的法则,失去了表现,甚至破坏了乐曲的内容。
揉弦的使用需要在浩瀚的二胡作品中作一点学问,如同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其他项目一样,需要琢磨、动脑筋。
揉弦学习和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简单概括为如下几点:
1、手型和运指触弦角度不规范,使揉弦不能健康到位,这个问题第四指更突出。
2、运作理念不清楚,走入盲区进入紧张状态,动作不协调不松不匀,具体体现在指、腕、小臂动作上。
3、运作不丰富,不能依曲而应用,千篇一律。
4、在技法上,动作幅度的大、中、小,频率的快、中、慢上使用不当。
5、只有单纯的腕子和小臂动作。
6、手指和虎口揉弦中错误的滑动(不包括滑揉动作)。
7、不揉弦的手指紧张,干扰揉弦手指的运作。
8、滚揉中手指第一关节没有打开,这些问题都应在练习中加以克服。
有关揉弦从初学到掌握有很多练习曲,练习中一定要从慢到快,很多不贯穿、中断性揉弦、忽快忽慢的频率都来自于慢练不够,把握不住。
练习揉弦首先从滚揉开始,继而在风格性乐段中加入压揉、抠揉和滑揉的练习,至于如何应用变化,应是揉弦永远面对的问题,因为作品在丰富,揉弦的丰富和变化也就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