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
主页 > 京胡 > 京胡百科 >

京胡捩控法探幽

  七、操琴“丁八步型”的基本姿势

  操琴姿势正确舒适与否至关重要,而平坐的“丁八步型”的操琴姿势较好。

  所谓丁八步型,系指:介乎丁字步和八字步之间的一种步型。因为丁字步过于呆板和僵紧而八字步又十分呆傻,在舞台上独奏或直面演员、观众十分难看,且有失大雅。而丁八步型看斜似正、看正似斜,此步型产生“一斜三分俏”的良好效果。

  八、几个相关的学术问题

  (一)“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的误导问题。

  在梨园界流传一句话,就是“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被人们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一步,后学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有的老师甚至要求人们去不断地查看琴筒上的松香沟(琴弓推拉所形成的痕迹)是否直,来经常纠正自己的操琴动作,其谬大矣。

  书法术语称:过直则无力。我们用以借鉴对操琴的认识。由于琴弦两根分别置放在琴码的两个山口上,内外弦的行弓路线自然是各行其道,而且应该是呈喇叭型弧线,如此操琴音量自然大,音质自然实。一味地追求直线直沟,绝难掌握京胡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神韵。

  我们当然不排斥直线,而应当将弧线和所谓的直线调控使用,以满足演员的需求和剧情乃至演奏风格的不同要求。

  (二)关于“私功夫”

  艺谚云: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京胡大师和圣手也都有他们的私功夫,在其弟子和同道中传授。例如,利用闲暇工夫徒手抖动右手腕子来练腕力,左手除拇指外,逐指练习打弦,揉弦等动作。

  此外,练功夫有练重使轻之说,其实,真正练家子是有其不传之秘的,原则是慢优相快、缓胜相疾,欲速则不达。我推崇的是传统的“练重不如练轻,练轻不如练空”的说法。比如,一些老先生认为软弓子练出来比硬弓子更好用,可达到刚柔相济、随心所欲的纯功。

  (三)身康琴健

  关于操琴者的自我保健问题尚无人问津,而问题是操琴者如果没有自我保健意识,很容易造成早衰和各种病痛。例如:京胡的声音十分响亮,文武场的演奏令人震耳欲聋,长此以往令操琴者精神和肢体十分疲惫。表现为耗精、劳神、破气,伤筋、损耳、乏力等,一些京胡高手过早的耳背耳聋就是佐证。再如,过去老先生操琴多为盘腿,琴体被用力压在腿上,以保证操琴时琴体的平稳,这就为日后的疾病埋下祸根。特别是一些求名欲望过高而又不甚得法的操琴者,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动作和曲目,往往造成过犹不及的不良后果,到了真正演出时就会力不从心。

  高明的艺术大师应当养练结合,聪明的操琴者应当学会不练自练和不养自养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希望大家学一点保健按摩、养生站桩(特别利于京胡演奏者增强体质、提高灵性),不妨选择一些太极拳等其它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以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