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
主页 > 扬琴 > 扬琴教程 >

扬琴演奏的心理与生理分析

  扬琴演奏是遵循人体生理、心理活动规律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实践。多年的扬琴演奏实践,逐步感悟到扬琴演奏与气功文化的互动关系,并有意识地将传统气功文化中的调心、调身、调息引入扬琴教学体系中去,这对增强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清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演奏者的临场发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演奏中运用气功的调心、调身、调息,能使演奏者很快地进入乐曲的境界。从而达到曲由心生,神随意驰的效果。

  扬琴演奏中如何调心

  静功是气息调节的最高境界,中国古老的气功讲究“入静”,“入静”才能“入境”,即进入境界。在扬琴演奏中要放松人静,置身于人神忘我、天人合一的境界。演奏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由全身各部位互相协调完成的,它必须是自然协调,通畅松弛。扬琴演奏的放松人静有两层意思:一、持键的放松,击弦的放松,是意紧手松,内紧外松。扬琴演奏的过程是手臂各部位肌肉与关节放松地控制与协调的联合运用,击弦动作是一紧一松的循环过程,即用力下去的同时随即放松,将琴竹反弹到原先起动的高度,可以感觉到没有“松”,就不会有随后的“张”。掌握好放松的击弦方法,能获得纯净、圆润、明亮、坚实而通透的音色。二、精神的放松,肢体的放松,呼吸的匀称、松弛等等。扬琴演奏首先静心而后调气,气与声融为一体,则琴声优美,气韵生动。有的学生登台演奏时,心理不够放松入静,心情的紧张造成肌肉的紧张,肩、背、腰、肘、腕、掌、指出现反常现象,形成局部僵硬,常常手握不稳琴键,微微颤抖,心慌意乱。演奏慢板段落,气郁而不舒,演奏快板段落气促而不适,气喘面赤,均为气不调之故。气调则神情自然。

  演奏中只有“入静”才能凝神静气,经过渗透心灵的“人静”、才能进入演奏境界即“入境”。用琴音表现喜、怒、哀、乐,力求达到音、情相契,“曲由心生”的境界便会呼之欲出。因此,演奏时演奏者心无旁骛,达到“专气致柔”,由“入静”到达“入境”,这样才能实现扬琴演奏“调心”的目的。

  扬琴演奏中如何调身

  扬琴演奏的基本动作,直接关系到各种技能的发挥,必须按规则调整好演奏姿态,形正则气顺,气顺则血畅,血畅则身舒,身舒则心乐。演奏中的每个动作必须是自然协调、通畅松驰。扬琴演奏要求端坐入静凝神的坐式,调匀呼吸,表情大方,身直头正,下颔微收,含胸拨背,使力由脊发,肩臂自然下垂,前臂屈肘平伸,以使气沉丹田,双脚相距肩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偏后平放在地上,能使下肢得力,特别要重视腰身要坐直,腰是主宰,是体之中枢,承上启下勾通,上身与下肢联系的枢纽,在演奏中一切动态靠腰带动,在演奏中加之放松入静的意念,使气血能全身通行,扬琴演奏中的运行状态与气功发力如出一辙,都是一种精神活动引导下的肢体运动的不同形态,但两者明显的区别在于气功功法是一个无声技能,而琴音是一个有声艺术。将气功和扬琴演奏融会贯通,演奏时做到“气沉丹田、心平气和”,精神放松,从而达到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大师气质。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