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男子手持小三弦边弹边跳,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在滇东路南、弥勒等地,阿细、阿哲、撒尼支系称这种歌舞为“跳乐”;在滇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尼苏支系称作“打跳”或“踏脚舞”;在滇中楚雄彝族自治州则称其为“姑梭”。滇东彝家少年,十几岁就开始弹奏三弦、参加跳乐,个个都是“听见三弦响,心慌脚板痒”。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掌跳之意,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舞,伴奏乐器除小三弦外,还有笛子、三胡、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以内选择场地进行。民国以后,伴奏跳乐的葫芦小三弦改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阿细青年段显王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代大三弦。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小伙张崇仁制作出第二代大三弦,从此用大三弦伴奏跳乐,传遍阿细的每个村寨。此后,彝族民间艺人石凤林等,又对大三弦进行了改革规范,才成为现在广为流行的彝族大三弦。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并到昆明演出,使民间歌舞《阿细跳乐》首次登上城市音乐舞台。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跳月),彝语又称“嘎斯毕”,为欢乐跳之意,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即闻名全国的“阿细跳月”。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大的火堆,小伙子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较大的彝族大三弦。琴身全长165厘米,共鸣筒用多块松木板拼粘制作,呈圆筒形,筒长36.3厘米、筒径34.6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口敞口、无音窗。琴头、琴杆用楸木制作。琴头上部宽大,向后稍弯呈卷书形,琴头下部开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大檀木弦轴(左一右二),轴体外表刻有麻花形瓣纹为饰。琴杆上窄下宽,是在楸木底板上胶以红木指板而成,上设骨制山口。木制实心琴马,张以三条牛筋弦,不设缚弦,琴弦下端直接拴系于尾柱上。此琴选料细致,工艺精良,堪称佳作。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
演奏时,将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腰胯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拨片用硬木或老竹制作,中间较窄而扁,两端稍宽、呈坡形、均可用于弹奏。特大的大三弦无法背弹,就悬挂于大树枝杈或架子上拨奏。大三弦常按五度、四度关系或四度、五度关系定弦,如定弦为:c、g、c1或d、g、d1,偶尔也有按三度、四度关系定弦者,如定弦为:e、g、c1等。发音低沉,音量洪大,音色浑厚。左手不换把位,只按外弦上方三度音,并由此音与中弦、里弦的空弦音组成节奏旋律。扫弦是演奏中常用的技法,以增强节奏感和欢快气氛。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期间,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它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跳乐”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钹、锣、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乐曲有:《迎春舞曲》和《阿细青年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