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第一弦宫、徵调考证
琴的五音正调,简称正调,也称宫调、正宫调、正弦调、五音调,在诸多琴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谱中凡写着宫、商、角、徵、羽五音(也称五调)的,皆用正调弦法弹奏,十二律旋宫也是从正调起始,各种外调亦无不以正调为准转弦。但是,关于正调的定弦法,是以一弦为宫还是以三弦为宫?古代的琴人乐家有不同的看法,现代的琴人又多不论孰是孰非。传统古法究竟怎样?
一、关于古琴的五音正调
古琴正调的定弦法,从现存史料看,总括起来有下列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 以三弦为宫、三弦为黄钟,七条弦的五音序列为:
徵 羽 宫 商 角 徵 羽
林 南 黄 太 姑 林 南
明人朱载堉持此说。
(二) 以三弦为宫、一弦为黄钟,七条弦的五音序列为:
徵 羽 宫 商 角 徵 羽
黄 太 仲 林 南 黄 太
宋人姜白石、杨缵、徐理,元人陈敏子等持此说。
(三) 以一弦为宫,一弦为黄钟,七条弦的五音序列为:
宫 商 角 徵 羽 宫 商
黄 太 姑 林 南 黄 太
宋人聂崇义,清人曹庭栋、汪绂等持此说。
事实上,自古至今古琴都是以三弦为宫、一弦为黄钟的仲吕均作为正调的,即上列三种的第二种。
古人为什么以仲吕均为正调,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个是宫音的位置,一个是几弦为黄钟。先说宫音的位置。
正调是以一弦为宫还是以三弦为宫,还得从三分损益法说起。
我们都知道,记载三分损益律最早的是《管子》,约成书于春秋后期。《管子·地员》中关于生律法的记载是先益后损的。它说:"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是:
1×3×3×3×3=81 宫(黄钟)
81+81÷3=108 徵
108——108÷3=72 商
72+72÷3=96 羽
96——96÷3=64 角
以上各数都是弦长的比例。按弦的长短由低至高依次排列,就成了徵、羽、宫、商、角五个音。五音中,徵音最低,宫居中央。